現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壓力異常大,難免會有焦慮的現象。輕微的焦慮可以接受,但被確診為焦慮癥時卻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會有自殺念頭。
焦慮癥是如何產生的?
1、患有軀體疾病
當患有軀體疾病時如三高、糖尿病、鼻炎或腫瘤等,一直害怕病情發展而危及生命,從而產生焦慮情緒。若是這種焦慮情緒沒有得到緩解的話,可造成焦慮癥。
2、太清高
一般高學歷的人自視清高,自我感覺良好,非常渴望成功,但不懂得妥協。在工作中不能和同事以及領導和平相處,再加上事事不如意,而讓他們產生焦慮感。
3、過于追求完美
一般過于追求完美的人易出現焦慮癥。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很遺憾且心煩意亂。即使芝麻粒的小事,也會擔心這擔心那。過分追求完美會給自己帶來太多壓力。
4、巨大的壓力
很多年輕人受到高強度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困擾,背負著房貸、車貸和養兒育女。精神長期處于緊張和緊繃狀態下,得不到有效調理,會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
出現焦慮癥該怎么辦?
1、學會放松
一般焦慮癥患者會伴有身體發抖、肌肉緊張以及心慌等不良反應。學會放松身體能減輕以上不適癥狀,緩解焦慮感。另外,當出現不適時可以深呼吸,能快速消除緊張感,克服焦慮的情緒。
2、多休息和向他人傾訴
多注意休息,每天有7~8個小時睡眠時間,能讓身心得到放松,減輕焦慮情緒。睡覺前可以洗個熱水澡,聽輕音樂能讓人們快速入睡。另外也可以向朋友或家人傾訴內心的想法,能讓身心感覺更加輕松和舒適,遠離焦慮。
3、學會適應
當產生焦慮對象時要勇敢的面對一切,這樣才能及時克服焦慮心理。有焦慮癥的患者可以把某個害怕的情形分為幾個小目標,循序漸進完成,慢慢的適應此情景,能讓人們坦然面對,不會再焦慮。
溫馨提示
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心,勇敢的面對和克服困難,及時化解焦慮心理,當缺乏自信心時可以進行自我暗示。若覺得心煩,不妨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釣魚、運動、看電視或聽音樂來轉移注意力,能讓心理壓力暫時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