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詞摘抄。
1.持之以恒:長久堅持下去。
2.漫不經(jīng)心:隨隨便便的,不放在心上。
3.孜孜不倦:指工作或?qū)W習(xí)勤奮不知疲倦。
4.弱肉強食:原指動物中弱者被強者吞食,比喻弱的被強的吞并。
5.活蹦亂跳:活潑、生動,蹦蹦跳跳的樣子。
6.一無所知:什么都不知道。
7.至高無上:高到頂點,再也沒有更高的了;形容地位很高。
8.大開殺戒:指進一步增大殺人的力度。現(xiàn)在也引申為:最大限度的加大對不法行為的懲治力度,不僅僅局限于殺人。
9.贊不絕口:贊美的話說個不停,形容對人或事物十分贊賞。
10.錦上添花:在錦上繡花。比喻美上加美,好上加好。
11.損人利己:損害別人的利益,使自己從中獲利。
12.千真萬確:形容非常確實,不容置疑。
13.彌足珍貴:形容十分珍貴、非常珍貴 ,含褒義。
14.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指人名氣大或事情不尋常,盡人皆知。
15.聲名遠揚:名氣很大,傳播到很遠的地方。
16.難以為繼:無法再繼續(xù)下去。
17.居無定所:本意表示沒有固定的居住位置,甚至是屬于自己的定居點都沒有。從不在同一個地方多做停留,隨遇而居。
18.萬象更新: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換了樣子,出現(xiàn)了一番新氣象。
19.打情罵俏:指男女間假意打罵玩笑,互相調(diào)情。
二、好句摘抄及賞析。
1.誰想觀看蟋蟀產(chǎn)卵都用不著做什么準(zhǔn)備工作,只要有點耐心就行。(P147頁)
賞析:這句話說明耐心是觀察蟋蟀產(chǎn)卵的必備條件。
2.眼下,我們要盯著看它產(chǎn)卵,必須時刻警惕著,不讓有利時機溜掉。(P147頁)
賞析:“必須時刻警惕著”表明觀察蟋蟀產(chǎn)卵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
3.我突然發(fā)現(xiàn)母蟋蟀一動不動,輸卵管垂直地插入土層里。它并不在意我這個冒失的觀察者,久久地待在那同一個點上。最后,它拔出輸卵管,漫不經(jīng)心地把那小孔洞的痕跡給抹掉,歇息片刻,溜達了一會兒,隨即便在其花盆內(nèi)它的地界里繼續(xù)產(chǎn)卵。它像白額螽斯一樣重復(fù)干著,但動作要慢得多。24小時之后,產(chǎn)卵似乎結(jié)束了。為了保險起見,我又繼續(xù)觀察了兩天。(P147頁)
賞析:動作描寫,將蟋蟀產(chǎn)卵的過程真實、客觀地描述出來了。也反映了“我”極有耐心和毅力。
4.蟋蟀卵真像是個絕妙的小機械。孵出后,卵殼似一只不透明的白筒子,頂端有一個十分規(guī)則的圓孔,圓孔邊緣是一個圓帽,作為孔蓋用。圓帽并非由新生兒隨意頂開或鉆破的,而是中間有一條特別線條,閉合不緊,可自動啟開。(P147頁)
賞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蟋蟀卵比作一個絕妙的小機械,把卵殼比作一只不透明的白筒子,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蟋蟀卵的特征。
5.這時候就必須倍加小心,增加觀察次數(shù),尤其是早晨。(P148頁)
賞析:“倍加小心”和“增加觀察次數(shù)”再次說明觀看蟋蟀產(chǎn)卵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
6.稍稍隆起的肉在不停地變化著,出現(xiàn)了一拱就破的一條細線。卵的頂端被其中的嬰兒的額頭頂著,順著那條細肉線押著,像小香水瓶一樣微微啟開,分落兩旁。蟋蟀便像小魔鬼似的從這個魔盒中鉆出來了。(P148頁)
賞析: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述了蟋蟀破卵而出的過程。
7.鳥蛋是由雛鳥喙上專門長著的一個硬肉瘤撞破的;蟋蟀的卵則是一個高級小機械,猶如一只象牙盒子似的自動啟開。小蟋蟀額頭一頂,鉸鏈就啟動,殼就張開了。(P148頁)
賞析:運用對比的手法,將鳥蛋和蟋蟀卵裂開的方式做對比,突出了蟋蟀卵裂開的方式非常高級,只需小蟋蟀額頭一頂,殼就張開了。
8.24個小時,它體色變化,成了一個漂亮的小黑蟋蟀,烏黑的顏色可與成年蟋蟀一爭高下。(P148頁)
賞析:只需“24個小時”,小蟋蟀就成了一個漂亮的,可與成年蟋蟀一爭高下的小黑蟋蟀。突出了蟋蟀的體色變化非常快的特點。
9.原先的灰白色只剩下一條白帶圍著胸前,宛如牽著嬰孩學(xué)步的背帶。(P148頁)
賞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蟋蟀胸前剩下的白帶比作牽著嬰孩學(xué)步的背帶,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白帶的細小,突出了蟋蟀體色變化非常快的特點。
10.不幾天工夫,我的十對蟋蜂大家庭成了我的一大負擔(dān)。一下子就是五六千只小蟋蜂,當(dāng)然是一群漂亮的小家伙,可它們都需要如何照料,我卻一無所知,這叫我如何是好。(P149頁)
賞析: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產(chǎn)卵前后的蟋蟀數(shù)量進行對比,突出了蟋蟀繁殖能力非常強的特點。
11.啊,我可愛的小家伙們,我將給予你們充分的自由,我將把你們托付給大自然這個至高無上的教育者。(P149頁)
賞析: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把蟋蟀們擬人化,把大自然比作至高無上的教育者,表達了“我”對蟋蟀的喜愛和對大自然的敬仰之情。
12.我找到花園里最好的一些地方,把它們這兒那兒地放生一些。(P149頁)
賞析:“我”把蟋蟀們放生在“花園里最好的一些地方”,表現(xiàn)了“我”對蟋蟀的喜愛和關(guān)切。
13.尤其是螞蟻這個可惡的強徒,恐怕不會在我的花園里給我留下一只蟋蟀的。它抓住可憐的小家伙們,咬破它們的肚皮,瘋狂地大嚼一通。(P149頁)
賞析:把螞蟻稱為“可惡的強徒”,突出了“我”對螞蟻的痛恨和厭惡。這句話也反映了自然界的殘酷、無情。
14.動物界同人類一樣,讓自己聲威遠揚的辦法有千萬種;但最可靠的辦法則是損人利己,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P149頁)
賞析:這句話由物及人,揭示了社會上某些丑惡的現(xiàn)象,表達了“我”對這些丑惡行徑的嘲諷和批判之情。
15.我無須贅述,每個人都能從人類的檔案館中找到類似的例證:好人無人知曉,惡人聲名遠揚。(P149頁)
賞析:“我”由昆蟲聯(lián)想到了人類之中也存在著“好人無人知曉,惡人聲名遠揚。”的丑惡現(xiàn)象,表達了“我”對這種現(xiàn)象的嘲諷和批判之情。
16.它居無定所,一片枯葉、一片磚瓦足可以遮風(fēng)避雨,猶如不考慮何處歇足的流浪民族的帳篷一樣。(P149頁)
賞析: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蟋蟀在8月里居無定所,隨遇而安的特點。
17.蟋蟀從不在其中的一個裸露地點筑巢,而總是在吃剩的葛萱葉遮蓋著的地方做窩,萵莒葉代替了草叢作為隱藏時不可或缺的遮檐。(P150頁)
賞析:“從不”和“總是”突出了蟋蟀在筑巢時非常小心謹(jǐn)慎、考慮周全。
18.蟋蟀工兵用前爪挖掘,利用其顳鉗挖掉大沙礫。我看見它用它那有兩排鋸齒的有力的后腿在蹬踢,把挖出的土蹦到身后,呈一斜面。這就是它筑巢做窩的全部工藝。(P150頁)
賞析:動作描寫,真實、具體地描繪了蟋蟀筑巢時的情景。
19.兩個小時的工夫,挖掘者便消失在地下了。(P150頁)
賞析:這句話說明蟋蟀挖掘的速度非常快。
20.到了春光明媚時,巢穴仍在繼續(xù)維修,不停地修復(fù),直至屋主去世為止。(P150頁)
賞析:這句話說明了蟋蟀非常勤勞、踏實肯干。
21.4月過完,蟋蟀開始歌唱,先是一只兩只,羞答答地在獨鳴,不久便響起交響樂來,每個草柯柯里都有一只在歌唱。我很喜歡把蟋蟀列為萬象更新時的歌唱家之首。在我家鄉(xiāng)的灌木叢中,在百里香和薰衣草盛開之時,蟋蟀不乏其應(yīng)和者,百靈鳥飛向藍天,展放歌喉,從云端把其美妙的歌聲傳到人間。地上的蟋蟀雖歌聲單調(diào),缺乏藝術(shù)修養(yǎng),但其純樸的聲音與萬象更新的質(zhì)樸歡快又是多么的和諧呀!它那是萬物復(fù)蘇的贊歌,是萌芽的種子和嫩綠的小草能聽懂的歌。在這二重唱中,優(yōu)勝獎將授予誰?我將把它授予蟋蟀。(P150-151頁)
賞析:運用了擬人、設(shè)問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蟋蟀歌聲的優(yōu)美動聽,表達了“我”對蟋蟀歌聲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22.它與螽斯的樂器原理相同:帶齒條的琴弓和振動膜。(P151頁)
賞析:這句話概括地介紹了蟋蟀唱歌的原理。
23.弓上的150個三棱柱齒與左鞘翅的梯級互相嚙合,使四個揚琴同時振動,下方的兩個揚琴靠直接摩擦發(fā)音,上方的兩個則由摩擦工具振動發(fā)聲。
賞析:這句話較詳細地介紹了蟋蟀發(fā)聲的方法和原理。(P151頁)
24.兩個情敵相互頭頂著頭,互相咬腦袋,但它們的腦殼是一頂堅硬的頭盔,能夠頂住對方鐵鉗的夾掐。只見它倆你頂我拱,扭在一起,然后復(fù)又挺立,隨即各自離去。(P152頁)
賞析:動作描寫,真實、客觀地描述了蟋蟀情敵之間互相打斗時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