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位朋友也是潔癖強迫癥患者:
一直以來我都有關門關很多次,鎖車鎖很多次的習慣,我覺得沒什么也沒有克制。最近從一個比較忙的醫院調到了一個特別閑比較偏的醫院,天天閑的問題都爆發出來了,主要表現兩方面現在最痛苦,一是開車老是感覺拐彎或者變道撞到人甚至撞死人,然后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走了,然后警察來抓我說我肇事逃逸,然后我每次開車就反復的看左邊、右邊、中間倒車鏡,反復看,有時候一個路口忘了看,我甚至會開回去看一看(從這里我們看到患者是非常小心謹慎的,開車撞到人是每一個開車的人所不愿看到的,只是普通人沒有像他這樣擔心罷了)。
第一點我可以不開車,但是第二點導致我現在真的很累。
現在工作的醫院是新開的其實也沒有多少病人,老是想萬一有病毒給我帶回家帶給我老婆怎么辦?

就從網上百度各種病毒就開始想象萬一我得了會怎么辦?
我現在上班,手機需要一次性保護,帶回家還擦手機,這樣我睡覺前摸了手機還要洗手。
我以前呆的醫院比這個醫院忙,比這個環境差的醫院呆的也多了從來也沒有這樣過,現在這個醫院環境好,沒什么病人我反而這樣了。
我老是考慮特別小概率發生的不好的事情老是覺得會被我碰到,即使我覺得不可能我都覺得它會成真。(老是考慮特別小概率發生的不好的事情,這也是在追求萬分之一)
我在想辭職了會不會就好了,可是我又不能以后都不從事臨床工作,以后都不敢一個人開車。
比如剛剛喝奶茶,我拆出管子突然感覺是不是碰到白大褂了,就把管子扔了其實應該沒碰到,前天給病人打麻藥,我其實沒被針頭扎到,事后突然回想是不是被針頭扎到了,然后就在想那個人是不是有艾滋,我萬一被傳染怎么辦,就反復找自己有沒有傷口。
在這個過程里患者內心里一直出于反復的矛盾和掙扎當中,癥狀是內在小孩的自我防御,要充分理解接納自己內在的小孩。本來在平常人看來很微不足道的事情,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患者展開了一系列與自身有關的聯想,這種聯想結果往往都是具有一定危害性的,都是一些消極的思維,這就會讓患者進一步的擔憂,患者懼怕這種想法下出現的結果,常常對這種結果的不確定性出現恐懼不安,無疑在這一過程中是很痛苦的,內心陷入了一種苦悶當中。
這位朋友一直以來都有關門關很多次的習慣,一般人關車門關一次或是再檢查一遍,看車門是否被關好,也就兩次而已。他開車老是感覺拐彎或者變道撞到人,然后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走了,然后警察來抓說他肇事逃逸,然后他每次開車就反復的看左邊、右邊、中間倒車鏡反復看,有時候一個路口忘了看甚至會開回去看一看。這位朋友,開車的時候神經一直很緊張的,也是十分小心謹慎的,癥狀的出現是內在小孩的防御機制。內心里特別害怕自己不注意或是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撞到人,為了阻止這種結果的出現,才會每次開車反復的看左邊、右邊、中間倒車鏡,進行反復的查看,通過這種小心謹慎反復查看確實能降低發生事故的幾率,這種情況其實我也見到了不少。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普通百姓的出行條件也有了較大的改善,家庭轎車開始普及,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車的擁有量越來越多,城市變的越來越擁堵,汽車的普及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發生的交通事故越來越多,出交通事故無大小。很多發生的慘烈的交通事故是雙方都無法承受的,有些朋友開車的時候,特別害怕自己出事故,怕自己沒看見撞到人,其實每位司機都怕出交通事故,怕撞到人,這也是人之常情,在開車的時候要集中精力,不能飲酒,要小心謹慎,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防范。
這就類似我們在考試的時候,在做題過程中需要看仔細題,在做的時候需要檢查一下,在做完試卷后仍然需檢查,只要時間足夠,試卷可能會檢查好幾遍,以降低因為自己馬虎出錯的幾率,特別是在比較重要的考試的時候,只要有時間更是會反復檢查,以降低自己出錯的幾率。適當的去檢查能降低我們出錯或是犯錯誤的幾率,但我們只能把我們出錯或是犯錯誤的幾率降低,就像上面這位患者適當的去反復查看能有效的降低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
這位患者朋友在醫院工作,每天感覺來到醫院,渾身都會碰到病毒,每次吃飯前會反復洗手,回家以后會洗頭、洗澡反復洗眼鏡、洗手。用酒精擦手機就這樣還感覺自己手很臟不敢碰老婆,老是怕把病毒傳染給老婆。醫院里有很多病人,有些病人身上確實有一些病毒,每個人都害怕也不希望自己會被傳染上病毒。

如果沒有病也不會去醫院找醫生,病毒在醫院里也是客觀存在的,畢竟醫生每天都會接觸各種各樣的病人,每天都有很多的時間和病人在一起,醫生采取一些防護措施也是理所當然的,例如醫生會戴口罩或是防護手套。這位患者朋友吃飯前反復洗手,回家后洗頭、洗澡及反復洗眼鏡,都是害怕自己身上某個部位可能會帶有醫院的病毒,對自己身體造成傷害,也怕自己身上萬一有病毒對自己的家人造成傷害,這是內在小孩的防御機制,通過這種反復的清洗檢查,來減少自己身體帶有病毒的幾率,來減少可能對家人傳染的機率,減少降低把病毒帶到家里來的幾率。適當的檢查沒有錯,過度的檢查就是病態,但沒有絕對的安全,我們正常人,去醫院的時候也有一定的防范,醫院是有很多病人的地方,在醫院的食堂里吃東西都要小心翼翼,一些餐具都被病人用過無數次,小心防范一點沒有錯,如果不注意防范被病毒傳染的可能性就大些。

這位患者朋友也經??紤]小概率事件的發生。比如剛剛喝奶茶,拆出管子突然感覺是不是碰到白大褂了,就把管子扔了其實應該沒碰到,他自己也已經確認了管子扔了應該沒碰到,只是自己懷疑的一種想法,退一步講即使喝奶茶的管子碰到白大褂又能怎么樣?不會給你造成大的傷害,更不會給你造成生命危險。前天給病人打麻藥,他訴說其實沒被針頭扎到,事后突然回想是不是被針頭扎到了,然后就在想那個人是不是有艾滋,萬一被傳染怎么辦,就反復找自己有沒有傷口。他給病人打麻藥,自己也確認了沒被針頭扎到,沒被針頭扎到是發生了的一個客觀事實,針頭沒有對自己的肢體造成意外損傷。然后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被針頭扎到了,想那個人是不是有艾滋等產生一系列的聯想,他老是往壞處方面想,被一些負面思維想法鎖定,大腦中產生很多的負面思維想法,這些負面的思維也是我們每個人不愿看到的,但它并沒有真的發生,他只是害怕這種思維結果變成真的,因產生這樣的一些討厭的思維觀念而焦慮不安,對沒有真實發生的事情沒必要去理會它,癥狀是內在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