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疫情期間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引導?
現階段,面對復雜多變的疫情,不少學生會產生擔憂害怕的心理,自己及家人一旦有感冒癥狀就與新冠肺炎聯系起來,緊張的無心學習。另外,長時間的線上授課,居家學習,不能和同學、老師面對面交流,也會導致學生變得焦慮、孤僻,長此以往還會影響正常學習交流及睡眠等。
問題摸排清楚了,就要分類對待,采取多種措施有效的進行心理干預。學校心理咨詢中心,老師、班任、輔導員及心理健康專家應通力合作,及時對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研判,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比如高校,可通過“學校—分院—班級—宿舍”四級網絡體系,全面掌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家長也要隨時和學校老師溝通,及時反饋孩子的心理變化,共同引導青少年走出負性情緒。
疫情防控期間,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對青少年的心理援助服務也是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引導的有效方法之一。疫情防控期間可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依托學校網站、班級QQ群、班級微信群等信息化平臺,及時推送關于情緒管理、壓力調節、疫情心理調適等方面的心理科普知識和課程資源,使學生以健康積極的心態應對疫情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