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認孩子不聽話怎么教育
相信很多家長都在商場里見到過這樣的一幕:
“小孩子不聽話,不能打,打了也不能打,就讓他好好聽話,只有不聽話,才能打。”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外面孩子亂跑不聽話,讓他不要亂跑,他偏偏到處亂跑。”
“我們大人說話都不能大聲喧嘩,難道我們就不能安靜點嗎?”
我們以身作則成為了那個年代我們的榜樣。
實際上,人們內心的感受,往往來自于細微之處。
只有我們親身體會到,原來別人言不由衷,是因為我們活在別人的評價里。
我們真正的感受,或者說的話,是別人的事。
而在中國人的眼中,評價我們的,常常是:
別的孩子能考100分,你怎么考這么點分數?你怎么這么笨!
那么我們是否更加的看見孩子的真實,鼓勵孩子,讓他們發自內心的愛上學習?
難道說,學習不好就一無是處了嗎?
不是的。
孩子的心靈的成長是很脆弱的,也很需要家長的呵護。
所以,當我們在看到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我們要懂得,這個世界上除了成績,還有很多事情比成績更重要。
當孩子有了自我認同感,因為成績不好而被批評,孩子會因此感到失落。
但是家長卻沒有告訴孩子,因為成績不好而被責罵的時候,孩子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這時候,孩子就會進入到一種自暴自棄的心理狀態。
所以,我們要想讓孩子提升成績,就要學會正確的教育孩子。
比如,在引導孩子學習時,我們可以這樣說:“我覺得你學習是不是真的,你是不是真的很努力?”
但是,我們還要強調,家長的監督控制和往往起到的是相反的作用。
因此,家長們需要更加小心地監督孩子,幫助孩子避免不良的行為,避免他們的不良行為帶來不良的影響。
2. 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如果家長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那么孩子就會更加的沒有自我約束。
沒有自我約束,孩子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而家長的監督控制讓孩子很難形成獨立自主的能力,而且這樣的孩子也會失去對自己的信任,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適當地對孩子進行監督,讓他養成一個獨立自主的習慣,這才是讓孩子更加聽話的最終目的。
3. 孩子也會更加的情緒化
如果孩子對于情緒的管理工作是從整體上去控制的話,那么他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也會逐漸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過于激動。
因為他對于很多事情的把握還是非常的到位,如果我們沒有把控好的話,那么孩子也會陷入情緒的漩渦里面,從而對于最后的結果也是產生一種抵觸的心理,所以我們在給孩子制定規則的時候,一定要有針對性,不能只針對孩子制定規則,而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去制定適合他的規則。
其實每一個孩子之所以會出現情緒化的情況,都是因為他們的生活中已經充斥著太多的情緒,所以在平時生活當中,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盡量的去和孩子去正面的去溝通,用溫柔的語氣去和孩子溝通,因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溫柔的態度才能夠讓孩子更好的去面對自己的生活。
三、家長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
1、首先要理解孩子
作為家長一定要理解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并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因為每一個人都是要走向獨立的,所以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就應該尊重孩子的獨立的想法。
所以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家長可以嘗試著去理解孩子,用朋友的角度去和孩子進行溝通,去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
2、學會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和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家長可以去學會去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樣的話就能夠讓孩子在溝通的過程當中,學會去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只有憋在心里這樣的話,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講是一個好的影響。
3、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當自己的一個人是一個家長不在身邊的時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