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如何阻止孩子的分離焦慮?
幼兒園在工作上最為緊張,因為老師一般都會安排一堂好的禮儀課,跟孩子們討論一些事情,很多幼兒園會單獨開班會,所以可以說家長們就可以放心了。
但是在幼兒園,他們很多方面都還不如家長們,他們會擔心和老師們有沖突,比如說孩子們不在同一個地方玩,老師不放心孩子們都在這一個地方。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有些事情可能家長覺得還沒到入園的時候孩子會出現分離焦慮,還有的事情就是老師不能通知家長孩子的家人。
進入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是父母或同事的孩子,這種擔心可能會影響家長們的工作。那么剛入園的小朋友就很有可能會有分離焦慮,這會讓家長們產生一些擔心。
要是怕孩子們受到傷害,家長們一定要事先和老師打好招呼,才能讓老師在學校里有一個安心的氛圍,而不是每天早上就去接送孩子上學,把所有的時間都排滿。
3.孩子的安全感嚴重缺乏
首先家長要關注孩子是否會因為一些事情而哭。
孩子其實因為有的東西沒有獲得很好的保護,會變得敏感,因此有些事情孩子可能就會變得很傷心,會哭。
哭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對于小朋友來說,他們沒有處理好自己的這種情況,內心也會變得脆弱,會變得非常焦慮,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格外的注意。
一、為什么孩子會哭?因為他們缺乏安全感,
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去培養孩子,有的時候孩子哭是因為家長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時候家長是患有手足無措,很焦慮,擔心孩子不能在學校里面交到好朋友,所以會多問孩子一些問題。
有的時候孩子總是缺乏安全感,因為家長在孩子哭的時候總是讓孩子哭,覺得這樣能夠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但是孩子哭的時候家長總是會不耐煩,甚至還會打斷孩子的話,所以他們也不愿意去聽孩子說自己想說的話。
二、家長的這幾種錯誤做法會讓孩子學會了撒謊
1、過度保護
“你不長眼睛,將來怎么辦”、“你不長眼睛,將來怎么會有出息”、“我養你,你憑什么行”
,這樣的大道理,孩子們聽了只會覺得這是一種類似于父母對他們的“威脅”,讓他們越來越膽小。
2、過度保護
“我就是不行,我就很難受,我就是笨,就是學不會,我就不是學習的料”、“我就是天生的笨,學不會”、“我就不該學習,我就是笨,我就是笨蛋”,他們的口頭禪就是這些。
3、不自信
其實說這些話的時候,是對孩子不自信的表現,因為他們總覺得自己不行,也就是因為他們很自卑,所以他們覺得自己很差勁。
4、尋求外在的同情
現在的社會競爭壓力大,每個人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有的人甚至生存都不行,那么他們追求的是什么呢?
一種就是目標達成
,比如說考上985、211或者是去清華、北大清華等等,這些目標實現后,獲得的人,不僅僅是自己是得不到認可的,更重要的是有來自外界的各種各樣的信息,比如說,朋友考上了或者是得到了成績的幫助,或者是同學和老師的贊賞,你自己也會有這種滿足感。
所以,很多時候,這種滿足感并沒有得到,是因為現實的環境、他人的高期待,或者是你的某個知識或某個行為得到了別人的認可。
而這種滿足感就是在成就感和自豪感之中存在的,是在你過去的那些時光里,由于你的成就,你的人際關系得到了肯定,對你自身的認可,對于其他同學來說,這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是非常接近的。
而在現實生活中,人際關系是不是來自于跟別人的交往,對于其他孩子來說,尤其是內向的孩子來說,很多人際關系可能會受到他們自身的影響,一些孩子在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可能會更傾向于自己喜歡的人,他們會覺得自己是最棒的,是人群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角色,所以他們很容易就會對一些很所謂的事情產生厭惡感,認為自己不配擁有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