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級家長比娃更焦慮
今天上午,兒子語文老師的微信群里一位媽媽跟我抱怨:“我們家最近孩子早上起床起床特別費勁,我明明就起來了,可他賴在床上,還要催我起床,在學校老師上課的時候,他就非常不專心,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又要上廁所。”
朋友說孩子開學前一直和自己對著干,所以學校要她中午來處理午睡。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兒子上小學的時候,朋友剛好從單位上班回來,中午孩子在家休息,朋友便打算讓孩子中午休息一會兒,讓孩子嘗嘗中午飯。
可誰知孩子中午休息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醒了,朋友又開始叫兒子起來喂飯。
孩子哇哇大哭著:“我不想喝!我不想喝!我不想喝!”
朋友只好拽著孩子往回走。
但孩子不愿意啊,堅持要喝牛奶,朋友才把孩子抱起來送到了幼兒園。
晚上孩子跟媽媽睡了,朋友一開始只是大聲說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吃飯,把孩子喂飽了,別的小朋友都能睡覺了,就只有她一個人睡。
老師這才說了孩子幾句,孩子立馬哭著跑出了家,朋友也在哭了起來。
這時候,園長才明白孩子的情緒在不上學這件事上是相當嚴重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想要獲得成功,往往需要經歷失敗,然而失敗的次數太多了,每一次失敗都可能成為孩子心理陰影。
朋友哭著跟我說:“老師,他就是不想去上學,不想跟我們一起玩,我就一直鼓勵他,他就一直哭,他就一直在我旁邊喊。”
朋友聽了,一愣,接著說:“每次他一哭,我就帶他去玩,如果他不哭,我就帶他去玩兒。”
可是孩子不哭了,就開始看著他傷心地說“你就知道帶他去玩兒,讓他不哭了,你還不跟我一起玩,那你就完蛋了。”
聽完朋友的話,我心里十分難過。
我女兒上幼兒園之前,一直是奶奶帶著。
也許是她特別依戀奶奶,也許是她覺得奶奶對她不好。
每次聽到奶奶的聲音,我都會偷偷跑過去。
可是女兒一直哭,我的心又開始不安起來。
都說現在的孩子心靈太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太強了。
我記得,女兒剛上一年級時,有一次,全班的小朋友都不愿意跟她玩。
回來以后,女兒很傷心。
第二天,我問女兒:“那你哭了,你怎么辦?”
女兒也不說話,獨自一人哭了很久。
直到下午放學回家后,女兒才說:“媽媽,我沒有哭,沒有哭。”
我才知道女兒在撒謊。
女兒說:“是我用撒謊、掩飾自己的錯誤來引起別人的關注。”
有人說,家長對孩子的愛,都是有條件的。
那么愛,是不是只要孩子表現得好、學習成績好就足夠了呢?
不是,只是家長需要思考一下,如何對孩子更好。
我有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在年級前五名,平時在學校上課表現還算不錯,但一回到家就對著電腦手機玩游戲,家長多次勸導都沒有效果。
因為孩子自己也不喜歡這樣,每次都是自顧自地玩。
但后來這個孩子自己也想擁有了自己的手機,家長怎么勸都沒有用。
家長剛開始也很著急,覺得這孩子玩起來都沒有自控能力,萬一出現什么意外情況,也不知道孩子的心理有多大的問題。
后來,他們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才知道孩子患上了抑郁癥。
他們兩個晚上都會在10多個小時之內,出現失眠、焦慮、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等癥狀。
作為家長,他們雖然努力克制,但每次勸導完孩子都會被情緒所左右,因為和孩子之間的關系都是零交流,那孩子的很多觀念都是不在狀態的,在這樣的狀態下,家長怎么能讓孩子把心放在學習上呢?
每當他們看到孩子沉迷手機時,內心都會感到一陣發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