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人世間》主演周秉昆和他父親的對話,只有短短幾十秒,卻讓中國觀眾淚奔。“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讓我爹我媽滿意我……“更是讓人心疼不已。看到這里讓我想起了,在門診中遇到的很多得抑郁癥的孩子們。

每5個青少年,就有一個被檢出抑郁
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團隊編寫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
2020年,中國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輕度抑郁檢出率為17.2%,重度抑郁檢出率為7.4%。
隨著年級增長,抑郁檢出率呈現上升趨勢。
小學階段抑郁檢出率為1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檢出率約為1.9-3.3%;
初中階段抑郁檢出率約為3成,重度抑郁檢出率為7.6-8.6%;
高中階段抑郁檢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檢出率為10.9-12.5%。

那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孩子,正在遭受抑郁癥的折磨?拋開那些外界的原因,家庭是很重要的病因之一。
上周門診來了一位抑郁癥患者,年僅15歲。他到診室跟我說的第一句話是“醫生,我確定是得病了,對嗎?”讓我很詫異一個孩子在希望自己得病。我問他為什么會這么問,他說:“我說我好像得抑郁癥了,我爸媽不相信,說我是偷懶,不想上學不想寫作業,晚上睡不著是偷偷玩手機玩的。這次來醫院是我求了他們很久,最后我小姨幫忙才說服了他們。”

患者自述:我覺得他們根本就不愛我,我只是一個用來滿足他們虛榮心的工具。只有當我表現得讓他們滿意的時候,才能看到他們的笑臉。
小時候,喜歡收藏一些小玩意兒,比如朋友送的玩偶,哥哥送的小汽車,運動會上贏得的獎品之類的,都被爸媽隨便就送給其他人了,我找他們要,他們說我的年紀比較大,就得讓著小弟弟,我鬧情緒不高興,他們說我要懂事點,這樣我才是好孩子,大家才會疼我。
上學開始,我就必須是年級前三名。拼命學習,每天做完作業,還有一堆練習冊,做到晚上兩三點。即便我拿到第一名,我媽也是說:別驕傲,這次是題目簡單,下次就不一定了。然后就開始翻看哪道題目又丟分了,接二連三地質問為什么這么簡單的題目也會丟分。我被同學欺負的時候,他們脫口而出的是讓我反思自己,是不是我有什么問題,不然為什么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呢?

有時候,我覺得生病最幸福。因為這個時候,我可以不用做作業,不用上輔導班,還能得到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
來醫院之前我跟他們大吵了一架,不小心把自己的手割傷了。我已經失眠一個月了,整宿整宿睡不著,上次月考了,我悄悄把卷子藏起來了,因為考得很差,不敢跟他們說,結果還是被發現了,大吵了一架。“
這個孩子來診室的時候,面色蒼白,整個人看上去很疲憊,看著像個小老頭,疲憊感很強。他爸媽站在旁邊的時候,他一句話都沒說。當我要求跟他單獨聊聊的時候,他才斷斷續續地說出這些話。根據他的一系列表現,最后考慮為重度抑郁癥。
我們很多父母都以為自己都是為了孩子好,想孩子能夠掌握更多的技能,以免重復他們糟糕的生活,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這個方式往往過于強硬極端,一味要求孩子學習技能,忽視了孩子們脆弱的心靈,十幾歲的孩子,他們的心理還沒有成熟,并不能負荷如此壓力。

孩子所接收到的“為你好”,就像《人世間》里周秉昆說的“什么話難聽,你說什么話;哪兒疼你摳哪兒”
“事實就該說嗎!我多難受你知道嗎……”
在這里想提醒一下家長朋友們:愛孩子沒有問題,但我們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因為父母的一句話,真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還想說:其實抑郁不可怕,可怕的是周邊的人不理解,不會正確地應對。所以,一旦發現抑郁癥,還是盡快進行專業治療,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