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說 我不聽話怎么辦啊?怎么讓我出來,我不同意,我覺得我還沒有長大,他們的話我不該說,我自己會說。
你說小孩子聽不懂?不,小孩子看大人的臉色是很敏感的,所以大人也會覺得小孩子說什么都是錯的,而小孩子聽到大人說的話是非常容易判斷的。
所以,如果我們覺得小孩子說什么聽不懂,那么我們就要從小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比如小孩子跟你頂嘴,那么你就可以跟小孩子說:“我覺得你今天的舉動很搞笑,然后你覺得生氣,因為爸爸媽媽平時老是吵架,沒有好好說話,所以你就覺得爸爸媽媽總是用這樣的方式跟你相處,我們心里不舒服嗎?”
因為孩子的觀點可能和大人的觀點不一樣,所以你就可以跟他一起討論這個問題。
這樣就能夠給到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也能夠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重視的,有父母在的時候,也會覺得他是被愛著的。
而我們在跟孩子說話時,也不要因為孩子的想法而隨意打斷他,要學會傾聽孩子,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比如孩子因為積木沒拼好而大哭,我們可以問孩子,是覺得這塊搭的不好看還是不搭好看呢?孩子可能會說,爸爸你覺得我好看嗎?你覺得我有土沒土,就有很多菜,就有很多種,就有很多花,就有很多菜,就有很多孩子,你覺得你不適合看孩子的行為。
也不要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孩子不一定是不對的,你就不應該直接否定孩子,而是應該問孩子,你覺得這個有什么用,或者說你覺得你能學到什么呢?當孩子說的時候,我們應該表示理解他的想法,告訴他,你學習可以讓你獲得知識,但是不可以學會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覺得所有人都是圍著自己轉的,如果別人跟他說什么他都會反對。但是如果孩子長大了就懂事了,慢慢的就會思考自己喜歡什么,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會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事。所以,父母千萬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2、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父母要學會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讓孩子知道自己有這種行為習慣的時候應該如何去做。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行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教會他們應該怎樣去做。這就相當于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我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3、幫助孩子規劃好時間。
時間管理對于孩子來說,不可能是個小問題。很多孩子,不知道時間,或者不明白時間,就不知道該干什么。因此,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具體的時間規劃表,幫助孩子規劃一天的時間安排,并幫助孩子養成習慣。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明確地做事的先后順序,學會規劃一天的時間,這樣一來,也就更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如果孩子可以將時間計劃細分為每天的三件事情,那么他就更有可能會抓緊時間去完成作業,或者是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也會更愿意去做一些自己不太喜歡的事情,這樣會使得孩子更有時間觀念。
第二,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要自己支配時間。
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讓他自己去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慢慢的養成自己去完成事情的好習慣。而在做作業的時候,孩子也會有更多時間用來思考自己的學習問題,孩子會更加的有時間觀念。
第三,要給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空間,讓孩子覺得自己有這個時間去完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被別人的監督和監控所干擾。
其實,孩子不是不知道要在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而是不知道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什么時候該完成什么事情。家長只需要監督孩子就好了,可以當做沒看書去監督,也可以是安排一下孩子,看看書,或者是玩一些親子游戲,這樣就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學會合理的規劃和合理安排,讓孩子變得更自律。
那么,家長該如何管教孩子,讓孩子更自律呢?
首先家長要管控好自己。
如果家長管控不好自己,不僅影響了孩子的學習,也影響了孩子的作息。在暑假里,家長可以多和孩子一起看書,在書籍的海洋里遨游,讓孩子既能接觸到知識,也能學到更多的道理。
其次,家長要管控好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協商玩手機的時間,比如一次只能玩十分鐘,時間到了就要下次扣除一次玩。
最后,家長要管控好孩子玩手機的內容。
如果孩子想要玩游戲,家長可以下載一些益智類游戲,并與孩子一起玩。如果你也想讓孩子玩手機,那就應該提前和孩子約定好玩手機的時間,比如每周只能玩一次,一次,而且每次的時間都要有固定的限制。
當然,如果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需要家長陪著玩,然后需要一起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