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五彩繽紛的世界里,天空、草地、海洋、都有它們各自的色彩。你、我、他也有自己的色彩,代表個人特色的衣著、家裝、裝飾物的色彩,可以充分反映每個人的性格、愛好、品位。

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顏色的呈現往往也反映出了繪圖者的整體心境與感受。接下來就讓你們了解思維導圖中的使用顏色所代表的功能以及效果吧!
1.中心圖顏色:要求三種顏色以上,最好以美術色彩三原色紅、黃、藍為基礎,輔助以其他色彩修飾。中心圖色彩要鮮明,才能更加突出主題,形象生動。
2.分支顏色:一個分支關鍵主題一種顏色,一級分支和二級分支、三級分支以及延伸的分支保持一類色彩,不宜花雜;同一幅思維導圖作品不同類的分支線條顏色要有所區分,不宜使用同色和近色,最好使用對比色(紅綠、藍橙、黃紫),這里的黃色避免使用淺黃色,避免淺色,不便于視覺效果。或者可以根據相關主題內容設計相應的色彩,例如:春夏秋冬的分支,春天可以使用代表生機活力的綠色、夏天可以使用代表火紅激情的紅色、秋天可以使用代表豐富的橙黃色、冬天可以使用代表寒冷的藍色。
3.關鍵詞顏色:關鍵詞色彩可以根據具體需求設計,一種是保持和線條一樣的顏色書寫,另一種是全部使用黑色簽字筆統一書寫。第一種是在閱讀作品中,可以更快速高效的找出相應內容,便于更好區分不同主題的信息。第二種讓整副作品整體結構更突出,文字內容清晰統一,但是分支顏色和圖像顏色要鮮明,有所區分。
4.小圖標顏色:圖標本來是簡筆畫,或語言符號,色彩盡量使用“跳色”,符合相應關鍵詞的搭配和設計,例如一顆愛心,可以使用大紅色,不建議使用綠色或者黃色。小圖標色彩和同類分支的顏色和文字要有所區分,便于識別和記憶,也可以更好的激發作者的創意。
思維導圖使用顏色的好處:
我們來做一個關于色彩識別的小實驗!以下2張均是北京地鐵線路圖,圖一
是黑白的,圖二是彩色的,請你快速在圖一和圖二中找出相應的地鐵線路,把你所需耗費的時間分別記錄下來,看看哪張圖找的時間最短。


實驗小結:是不是發現尋找圖二彩色線路要比圖一黑白線路的時間更快呢?因為顏色可以快速的引導你的大腦識別信息,顏色可以幫助你們提高辨別效率,能有效的節約你的思考的時間。
色彩分類:
色彩一般分為無彩色和有彩色兩大類。無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帶顏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如圖:

有彩色是指紅、黃、藍、綠等帶有顏色的色彩,如圖:

繪畫色彩中最基本的顏色為三種即紅、黃、藍,稱之為原色。這三種原色顏色純正、鮮明、強烈,而且這三種原色本身是調不出的,但是它們可以調配出多種色相的色彩。
思維導圖之所以擁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最重要的便是對色彩的使用,而思維導圖對顏色的使用只有兩個要求:冷暖搭配、一類一色。
我們所說的冷暖指的是顏色的屬性。色彩的冷暖感覺是人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由于聯想而形成的。

繪圖中使用何種顏色,可按照個人喜好選擇,突出自主個性化,但同時也應符合大眾審美觀。思維導圖中所強調的一類一色,實指一條主干及其所包含的所有分支顏色須一致,代表他們屬于同一部分的內容。

色彩的使用不僅可以提升整幅導圖的美觀程度,而且還有更多好處:
① 可以讓我們們快速且準確地定位信息;
② 不同的色塊可以刺激大腦感官體驗,提升注意力;
③ 可以強化我們對內容的理解程度,對提升記憶力也會有所幫助
摘自《小學生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