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三年級孩子焦慮情緒?
三年級的孩子正處于“心”動蕩的時期,情緒動蕩和不安的程度急劇上升。而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緒極容易反復無常,精力非常旺盛。一旦遇到什么問題,很多孩子會變得情緒失控。
在這個時期,由于孩子的情緒起伏波動大,家長要注意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保持平和、耐心的心態。同時要努力營造出一種和諧的家庭氛圍,幫助孩子緩解學業的壓力,讓孩子的身心更加健康。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對孩子的成績感到憂慮
家長應該多多關心孩子的考試,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如果家長在平時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那么孩子就不會感到焦慮。如果家長平時對孩子只關心學習,而對孩子關注的不夠,那么孩子對于學習也會感到惶惶惑。
所以,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從內心深處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只有孩子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才能激發出學習的內驅力。
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興趣
當孩子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時,他們才會將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取得優異的成績。因此,家長必須要密切關注孩子對學習的態度,當發現孩子有厭學的情緒時,家長不能“一口咬定”,更不要斥責孩子。要先聽孩子的解釋,讓孩子理清學習的思路,這樣孩子就會逐步地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不過,孩子的學習態度是由于長久以來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而形成的。因此,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讓孩子端正學習態度。
1. “有學望梅止渴”的心態
許多孩子厭學的原因是由于學習成績差,才逐漸形成的。因此,家長在平時不要總是給孩子布置作業或額外的學習任務,如果孩子不能自己主動完成作業,那么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只有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才會自覺地去改正錯誤。
2. “愛屋及烏”的心態
愛屋及烏的心情都能理解,但是家長如果經常用這樣的心態去教育孩子,孩子的心理就會產生巨大的落差,而這種落差,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極大的失望,從而做出過激的行為。因此,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就不要打擊,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不好的,讓孩子認為自己是無能的,久而久之,他們會變得越來越自卑。
3. “親其師,信其道”的心態
還有一部分家長喜歡把孩子成績不好歸咎于孩子不努力,不愛學習,覺得孩子是因為“不努力”才導致的,因而,對孩子進行打擊。但是,家長們要記住,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品,他們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培養,只要給孩子適當的幫助和鼓勵,孩子會變得更加優秀。
當家長們總是寄希望于孩子取得好成績時,往往會忽略了他們自身的愿望和夢想。如果你發現孩子追求的不是自己的理想,你應該幫助他們去實現理想,而不是簡單地給他們貼上負面標簽。
4. 幫孩子建立適合的“心理模型”
高中學生之所以會出現厭學情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孩子所學的知識達不到理想的高度,無論怎么努力,都達不到理想的高度。比如有些孩子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認為自己無論怎么努力都達不到理想的高度,這種消極心理暗示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孩子越努力越失敗。在自我認識上,很多孩子都有自卑心理,這都是因為孩子缺乏自信。這種情況下,他們會對學習產生抗拒感,會找一些借口不去學校,只想逃避學習,以此來回避問題。
5. 父母應該以身作則
有些家長會對孩子說:“你怎么那么笨?”“這么簡單的問題也不會做。”這些都是對孩子的指責。這樣的話語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認為自己成績不好,就是笨的原因,從而更加自暴自棄。
與其這樣,家長還不如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可以依靠的,從而不會覺得父母在推卸責任,也會更加愿意為自己的行為進行改正。
6. 樹立遠大的理想
“理想是一種動力,而目標就是一個人生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