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就抓你!抓你就抓不住!我們大人其實都是從那個時期過來的,但是我們卻忘記了應該感謝什么。是不是這樣的?我們和孩子爸爸在育兒的過程中,經歷過小孩子的叛逆期,我們經常想要和小孩子搞好關系,但是好像確實有些為難,本來處于叛逆期的小孩子就很難聽話,特別是在青春期的小孩,有時候是你真的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小孩,因為小孩子和大人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這種區別,在日常生活中就很常見了,就是別人說我孩子不聽話,我說就你不聽,而你又沒辦法。
其實說白了就是在告訴孩子,你讓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但凡你讓我覺得你說的你做什么對你的成長是有幫助的,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關系,雙方的共同目標,達成共識才是有效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是很多家長卻以大人的角度來要求孩子,強迫孩子執行所謂的規則,這是不對的,因為家長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是為了孩子能夠身心健康,但是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可能會有人會說,我們確實是在要求孩子,但是孩子不愿意聽我們的,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我們,我們給予了他們足夠的尊重,也是因為他們不愿意和我們溝通,而我們的教養方式也往往出了問題。
尊重是什么?尊重是什么?我們的一個價值觀是希望孩子把他當成一個有生命的人,而不是一個漠不關心的人。如果我們不尊重他,他就不會尊重我們,我們說的話,他就不會聽,我們說的話,他就不會聽。
所以,作為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關鍵的問題就在于我們怎么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學會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的,否則,我們做家長的,要么在不斷的學習,要么在不斷的自我提升。
所以作為家長,應該是要從心底接納孩子,因為沒有一個孩子不想取得成功,我們要做的是教給孩子如何正確的面對失敗。
沒有一個孩子不想取得成功,如果沒有一個孩子不想取得成功。
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是有一股力量的,他能感知到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愛和接納,這就是他最大的安全感。當他被賦予力量時,他才會成長為一個有勇氣,有智慧的人。
2、教給孩子正確的面對失敗的方法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每一次失敗都是有價值的。
同樣的道理,當孩子陷入困境中,我們給他一個有價值的建議。當他需要時,我們給予幫助,而不是勸慰。這也是讓孩子成長的方法。
當孩子走出困境,取得成功的時候,他就會變得有自信,有力量,變得越來越好。
而父母的成功經驗,則是孩子未來前行的勇氣和底氣,讓孩子知道,他不是在孤軍奮戰。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正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時機。
3、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夸獎孩子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的部分也許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受到影響,但這就是好習慣的力量。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并及時表揚孩子,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注,也讓孩子知道,自己正在被關注。
4、不亂發脾氣,不大喊大叫
耐心的父母,會和孩子有一樣的情緒,如果我們遇事不能冷靜,動不動就大喊大叫,那孩子也很容易變得暴躁,學會以暴制暴。
5、不要過于強勢,和孩子說話時要注意語氣和態度
尊重孩子,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把孩子當成平等的人,要跟孩子有相同的標準,不能隨意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
這樣,孩子才愿意向你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才能真正地接受父母的建議。
6、學會道歉,修復親子關系
真正的道歉并不是說一句道歉就能解決問題的,道歉并不是一個挽起肩膀的事情。
道歉的第一步是,承認錯誤。當孩子明白了錯誤,并且愿意主動承擔起責任時,他會很快地改變自己的行為,他才能重新勝任自己該做的事情。
就像劉思琦說的,“道歉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我會跟你商量,你要負責任,但是你不能傷害別人。”
同時也要向孩子表達,父母此刻不想讓步,但是你有權利、也有責任,只不過,家庭、學校、醫院責任都不一樣。
劉思琦說,對不起,沒人可以受傷害。
父母有道歉的權利,孩子才會有被重視的感覺,才會更加尊重別人,別人,才會更加了解你。
3. 建立“競爭意識”,建立孩子的“進取心”
想要改變孩子的“厭學”狀況,只靠孩子自己或家人多說,是沒有用的。
“你要好好學習啊,現在學習這么辛苦,你以后才能有出息”
“你要是學習好,就什么都有了”
這種說教和責罵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但如果家長一直用錯誤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孩子也會用錯誤的方式,在下一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時,用同樣的方法,慢慢的通過同伴、老師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