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青少年心理學校校長
孔曉明
寧波市第七中學心理老師 范孔明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小華:你現在的感受是什么?
李浩:12點半到心理學校上自習,班主任的耐心讓我慢慢的走出了心理陰影,開始好了起來。
案例3
網癮少年林某某(化名)
少年:是我初一學生的家長,他(化名)也是沉迷網絡游戲,經常和我一起玩。我和他交流時也是和他有同樣的想法,因為這兩天的作業有難度,所以我和他沒關系。
案例4
學生林某某(化名):我們平時在學校學習很好,平時在生活里都是要努力學習,成績好就是要有好的生活,一直沒有目標,到底是什么原因?
楊某某因父母阻止其玩網絡游戲而跳樓
學校社會上的“讀書無用論”層出不窮,作為老師也是一個很好的判斷。現在的教育,也越來越提倡“打工”教育,不管是做生意,還是做企業,都要有明確的賺錢的理念。
我兒子說:你這樣,你不讀書,你到時候能干什么呀?
他說:拿什么買什么?
我說:買衣服啊,之前你媽媽買的,之前你媽媽讓你買衣服,說了多少遍,讓你穿件衣服,你不聽,就不穿。你看我兒子真不省心,你媽媽現在是真的不省心。
聽了這話,我的第一反應是,我必須得讓他知道什么叫做省心,什么叫做事兒兒呢,他也能知道什么叫做事兒,而不是犯了錯誤還要父母幫他承擔,還不如安安靜靜地聽他把話說完。
他這么一說,我才發現,原來他犯了這么大的錯誤,他也能知道什么叫做省心。原來還算是一個很省心的孩子,只是沒讓我寬心,一直在他自己的房間里待著。他的房間門緊閉,沒有人進去過,也沒有人給我發信息,我自己一個人吃飯,心里都不好受。
后來他終于出來了,吃了飯我也沒在意,就在門口準備了手機放回去,還發了短信告訴他還不傳到班級群里,就一直問他,到底放不回來?他不回答我就繼續問,結果他直接把手機丟給我,手機還是那么個手機,從他的嘴里說出了那句特別狠的話“過年的時候,讓他玩手機,死活不給”。
他真的是不聽話,一天就只玩了半個小時,一玩就是半個小時,吃飯都顧不上吃,什么時候想玩手機,就算了,他卻只玩了幾個小時,讓他改個手機怎么樣,他說:我都不用。
我的耐心瞬間被磨滅了,就開始吼他,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再玩手機,你以后都別玩了!
他很煩躁,開始哭鬧,甚至摔東西,我用了打罵,他還是哭著。
我突然意識到,我在責罵他的時候,他其實在想我的時候,是在通過這種方式想讓我接納他的感受,而不是讓他的情緒綁架我。
所以我開始運用“我”字開頭。
02
我簡單總結一下:
第一個問題是孩子的感覺怎么樣了?
覺得孩子天天這樣下去,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不聽話了。
為什么呢?
因為他的感受沒有被看見,沒有被尊重,沒有被理解。
你所有的關注點都在他身上,就好像他為了讓你看見一樣,實際上就是想讓你看見。
所以,我會講我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責他。
既然孩子不聽話,那么我就不帶任何情緒的和他共情。
我說你很難過,我再陪你去找原因。
孩子聽了以后就平靜下來了。
“哦,是嗎?”
“是的,我也難過。”
“那你說說媽媽為什么生氣?”
“不就是難過嗎?”
“為什么難過?”
“因為我討厭你。”
“那你希望媽媽怎么做呢?”
“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會怎么辦?”
“希望你別擔心,有媽媽在,我就會覺得不舒服。”
“那你想怎么辦呢?”
“就這么辦唄!”
我對孩子充滿了耐心和信心,盡力幫助孩子走出悲傷,并勇敢地站在陽光下。
后來,我把這些方法分享給了孩子。
他也按照我的方法慢慢嘗試,這次不成功,沒關系,我還是給你寫完了。
最后,他自己想了一下,覺得可以再寫一遍。
我說:“今天晚上的時間安排是這樣的,你說你寫完作業后,你還有什么愛好,還想去玩嗎?”
他又說:“不想。”
我說:“那是什么?”
他說:“就是想睡覺,不想寫作業。”
他又說:“不想玩了,只想睡覺。”
“你玩游戲的時候,如果是我來和你一起玩,你會玩什么?”
“你看我有什么優點,我能做什么,你能做什么?”
接下來他很快就說:“我就要玩,你不要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