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孩子家長焦慮情緒爆發(fā)
12月12日晚上17:00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四月將至,孩子們上學時間指日來臨,孩子們不用上學,每天在家都能做些什么呢?那就是上網(wǎng)課。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們沒課可不行,暑假這么長,一天的學習生活節(jié)奏肯定是要有的。他們有的在家看書,有的在輔導班上,有的和其他同學比學習。老師在上課時間里不可能邊講課邊做一些互動,為的是節(jié)約時間,不過教學中的家長表現(xiàn)要比學生努力得多。
“初三孩子家長焦慮情緒爆發(fā),用最簡單的方法無法調(diào)節(jié),但就是無法控制。”
初三學生家長馬女士(化名)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焦慮、抑郁情緒不斷,但是她沒有去關(guān)注孩子成績,而是每天晚上在家里面刷題、看書,直到孩子崩潰,睡不著覺,她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遺忘了孩子的存在。
與其他家長不同的是,馬女士認為自己小時候是最聽話的孩子,因為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對爺爺奶奶也非常疼愛,所以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很少讓爺爺奶奶操心。但是去年年底,她給孩子買了一部手機,開始跟孩子進行了溝通。沒想到孩子卻情緒爆發(fā),嚷嚷著說:“不要你看我!我討厭你!你不懂我好嘮叨。”說完摔門而去。孩子的一句話讓這位媽媽崩潰了。
據(jù)了解,這位母親的孩子之所以會產(chǎn)生如此抵觸情緒,并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孩子在用這種方式向父母傳達自己的不滿。
所以,我們要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有抵觸情緒,是否有畏懼困難,只有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才能知道孩子抵觸的究竟是什么。從而去了解孩子抵觸的究竟是什么。
針對孩子抵觸的原因,在這里,我要給出三個步驟。
第一步:對癥下藥
所謂的“對癥下藥”,是指對癥下藥。比如,孩子剛有厭學情緒時,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評指責孩子,而是找出孩子抵觸情緒的真正原因,從源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孩子表現(xiàn)出對自我抵觸的情緒時,父母要適當引導,同時也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負面情緒要對父母說,而不是對父母講。如果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事,而父母卻不理解自己,沒有及時引導,那么,孩子就會封閉自己的內(nèi)心。如果父母想辦法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那么,他就能第一時間看到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也能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成長和生活狀況,從而避免一些不良情況的出現(xiàn)。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那么,就必須讓自己成長起來,掌握教育孩子的主動權(quán),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么,孩子也會成長為一個“好孩子”。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