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 玩手機上癮
孩子沉迷玩手機上癮
出現迷戀網絡的表現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相信不少家長都遇到過類似情況:孩子一放假就往手機里塞東西,本來是想和家長看一會兒動畫片,結果經常被家長“懟”,這時候,父母也煩惱了,孩子一回家就抱著手機不松手,怎么說也不聽,實在是太耽誤孩子了。其實,很多父母對孩子癡迷于手機都有些擔憂,總想趁孩子不在的時候,把孩子丟給手機“照看”。但是,孩子的這種不良行為,又豈是天生的?
1. 自身因素
我們都知道,孩子癡迷于玩手機,大多是由于自制力差,好奇心較差,好奇心較強。面對孩子沉迷手機的行為,很多父母采取了“圍追堵截”的措施,但是效果卻不理想。
這主要還是因為,孩子的自制力較差,好奇心過強,導致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從而可能會做出極端的事情。
今年3月份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安徽合肥的一位13歲的孩子就因為玩手機時間過長,眼睛出現了近視的癥狀。但是,這位父親沒有因此而嚴厲責罵孩子,反而在孩子玩手機的時候,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專心陪陪孩子。
其實,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他就是在模仿父母的行為。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在安徽一名13歲的女孩,因為沉迷手機游戲,導致成績下降,從重點高中的重點班,滑到了普通班。
班主任說,女兒成績下降是因為手機惹的禍。
父母不在身邊,常年陪孩子,可能導致孩子有了網癮。
她跟爸爸說,手機是同學發泄情緒的一種途徑,成績下降是因為爸爸媽媽沒有陪伴她。
爸爸的話,讓小女孩覺得,手機只是個發泄口。
心理學家說:
過度使用手機,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同時,這種影響也在孩子的自我封閉中慢慢放大了。
心理學家表示,過度使用手機,孩子會出現焦慮、暴躁、抑郁、冷漠、自閉,甚至暴力行為,導致親子關系嚴重惡化,嚴重者,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自殘、自殺等極端行為。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對1200名學生進行了長期追蹤調查,結果顯示:
在身體方面,韓國中小學生每天使用手機的次數高達96%。
手機依賴癥,已成為兒童心理問題、自閉癥、行為問題及性格缺陷、網絡成癮的主要原因。
而在睡眠問題、學習壓力和學業壓力的影響下,青少年兒童在晚上使用手機的頻率最高可達達到了10%。
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 一項測試表明,兒童每天使用手機時長是30分鐘,且手機燈光亮度只有一半,但室內的屏幕更小,這可能導致孩子在幼兒園中患上自閉癥。
英國研究人員對9至10歲的男性青少年兒童做過調查研究,他們發現,青少年兒童在訪談中使用手機時,大腦皮層的結構會發生改變,并且手機對他們的睡眠也有影響。
原來,手機屏幕的藍光會影響孩子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影響到學習、情緒、記憶力等。
手機屏幕的藍光還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功能,導致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
而且,在過于明亮的環境下,孩子看手機的話,更容易誘發他們體內的褪黑素分泌減少,導致孩子睡眠不足。
第三個影響孩子的視力
孩子頻繁玩手機對視力的影響尤為明顯。有數據顯示,小孩連續玩手機20分鐘,平均每分鐘眨眼7.67次,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視狀態。另外,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3秒,而正常值是15-45秒,如果少于10秒,為病態。
醫生提醒:家長要引導孩子增加戶外活動,提倡每天戶外活動至少2小時以上。對于孩子而言,如果孩子戶外活動時間不足,每天累計2小時以上,視力就會逐漸下降到假性近視。
孩子姿勢不正確,也會引起斜視
之前美國紐約的一位9歲的小男孩在地鐵上連續玩手機長達15分鐘,因為他一直盯著手機屏幕,頭與肩部保持直線距離。低頭看手機時,腦袋正對著屏幕,這種距離約有5~10厘米。據專家表示,低頭玩手機時,頸椎承受的重量是垂直時的3倍。
▼ 骨科專家表示:玩手機對人體的傷害,不僅僅是造成的頸椎病,還會誘發其他眼部病變。
“玩手機時,眼睛直視前方,平均每分鐘眨眼睛7.67次,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視狀態。”一位初中生在玩手機時,近距離盯著手機屏幕,眨眼睛7.67次,視力平均下降到41.7度。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每分鐘眨眼4.67次
長時間玩手機對眼睛的傷害是有形的,相當于近幾年來,小學生近視比例達到了40%。
你覺得你家孩子玩手機嗎?
你有什么方法阻止孩子玩手機呢?
留言區告訴我們吧~
編輯 | 張彬
統籌 | 周暢、王莉
來源 |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