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打孩子是很多父母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
因為孩子太調皮,
就會打他,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種情況已經不常見了。
其實孩子的這些表現都是因為父母造成的。
有的時候父母的行為其實決定了孩子的行為,
父母要多注意觀察孩子,
多和孩子進行交流,
多和孩子溝通。
1、多關注孩子
孩子不是生下來就會做父母,孩子只是有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問題,才會產生逆反心理。
所以父母要多關注孩子,
多和孩子進行交流,
只有父母多關注孩子,
孩子才會在成長的過程中,
不斷的去迎接自己的挑戰,
想要得到成長,父母就要多陪伴,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2、多表達自己的感受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
對孩子發火,
會有很多負面情緒。
但只有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負面情緒,
他們才會想要和父母分享,
只有父母給予他們最好的情緒,
他們才會逐漸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積極的去面對生活。
所以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父母要多表達自己的感受,
多去和孩子進行溝通,
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3、給予孩子足夠的愛
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希望他們事事都是對的。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要多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對孩子的愛。
因為愛是無條件的,孩子可以從父母的行為中獲取父母對自己的愛,
而不是從其他的行為中獲得父母對自己的愛。
其實這個很簡單,孩子只要在發脾氣的時候,得到父母的愛就可以了。
而孩子在生氣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孩子的“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那么父母們應該如何去對待呢?
第一步,是接納孩子的情緒
孩子在情緒失控的時候,他們是不愿意和父母溝通的,如果父母們理解孩子,
給孩子充足的愛,讓孩子明白自己為什么生氣,而不是要去懲罰孩子。
第二步,就是理解孩子的情緒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情緒都不理解,而且覺得孩子是無理取鬧。
其實情緒是一把雙刃劍,家長們可以運用到學習當中,用更科學的方法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去懲罰孩子。
第三步,學會欣賞孩子的優點
孩子都喜歡從父母的角度出發,當他們做得好的時候,父母要學會欣賞,比如說,孩子今天背一首古詩,你可以夸他:“背一首古詩詞這么美,跟我們平時背的一樣!”
當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時候,你可以說:“孩子,你昨天背得很棒,我也可以夸你,這一首詩你是想送給媽媽,還是媽媽在教你?”
這樣孩子就知道原來還有其他的選擇,只要自己想要,就可以去選擇,而不是任由自己瞎想。
第四步,鼓勵的話語,可以告訴孩子,只要努力過了,就會有新的收獲
孩子在學習上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父母也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嫁接到孩子身上,對孩子的進步視而不見,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沒有好處的。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是很聰明的,我們要多鼓勵孩子,多給孩子一些正面的暗示,比如夸獎孩子的某項運動能力,或者夸獎孩子是一個聰明的孩子等。
關鍵就在于我們父母要去認同孩子,去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這種狀態,對孩子是有很大幫助的。
我有一個學生,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放學回家非常高興,在路上走著走著,忽然他說:“媽,我忘記了我今天晚上回家了,你給我把衣服穿好。”
然后你熱情地說:“你自己穿好衣服好嗎?”他扭頭看了看,還不忘說:“不,我剛剛把衣服洗好,我就忘記了。”
我說:“怎么了?”
他說:“就這樣啊!”
然后問他要不要告訴我可以告訴你老師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