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不好極度焦慮,容易緊張害怕。
小琪
我的孩子今年六歲半,平時在學校的時候是品學兼優的,是個性格溫和的,乖巧聽話的,學習成績也不錯的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都很好,每次都是班級前三。可是上了初中,開始出現了各種小狀況,我開始著急了,和他聊過,也把責任都推到了老師身上。感覺孩子已經很累了,內心的能量,卻一直在增加。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她的成績越來越不理想,我都有些生氣,沖她吼,可是她越吼我越焦慮,越焦慮。
作為家長,我也明白孩子真的很累。但是這是她內心的想法,也理解她的不易,不是針對她這個人,而是我不了解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自己的不了解,所以這也是她要面臨的問題。
每個人的年齡段,都有不同的問題。對于幼兒園來說,爸爸媽媽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自己,自己做不到,要求自己做不到。媽媽們則是控制不住自己,想玩手機,想睡覺。
我是這樣想的,在與孩子相處的這個階段,我覺得我有一些原則,在這里跟各位寶媽分享一下,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該怎么做呢?
第一,客觀的去分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理智的去分析一下,因為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有一個“柔弱的心理”,一定要讓孩子看到父母的不易。當孩子受到傷害的時候,家長要讓孩子看到父母的不易,讓孩子知道父母有多么的不容易。
第二,給孩子充分的自由,但也要給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
當孩子上學以后,家長不要什么事情都幫孩子包辦,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有一種參與感,讓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有一種價值感,如果孩子在家庭里面不被滿足,比如孩子在學校里經常被同學欺負,或者是被老師批評,這都會讓孩子的內心感到痛苦,他覺得自己沒有自由,沒有得到尊重,孩子也會感到很委屈。所以,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在孩子面前發泄自己的情緒。
第三,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信心,不可避免地對孩子說“你再這樣下去,我就不管你了”。
我們總是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這是很容易導致孩子自暴自棄的。孩子在學習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很多時候,他不愿意去面對困難,甚至會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去指責孩子,而是要幫助孩子去克服困難,讓孩子在一次次的克服困難中,樹立自信心。
第四,要多鼓勵孩子,鼓勵孩子多嘗試。
孩子在學習中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他們自己可以去克服,不要讓他們去解決,這樣只會給孩子帶來消極的心理暗示。
孩子不喜歡老師的原因
我們可以想一想,一個老師對一個孩子來說,可能是一個其學習成績的主要來源,但是很多時候,孩子的心理壓力可能就來源于在他不喜歡這個老師時,被老師批評的這種想法。所以,他們的成績就會受到影響。
如果孩子在厭學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心情。
當孩子出現厭學情緒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然后才能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幫助孩子處理這個問題。
1. 孩子厭學,與他的學習能力有關。
有研究表明,那些真正有學習能力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更專注,更加努力。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付出與收獲,不僅能夠提升學習能力,也能夠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厭學的主要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
想要讓孩子提升學習成績,首先要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
像是抄寫課文,也是需要讓孩子邊讀邊寫,邊思考,邊思考,邊思考,邊歸納總結,這樣才能讓孩子的記憶力更加牢固。
學習最怕的就是遺忘,遺忘是自然規律,沒有人能記住任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