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被罵哭,往往是因為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認識到一個因果關系。所以,沒有教育好孩子的觀念,即使有教養的爹媽也不見得能夠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會造成孩子不聽話、淘氣的現象。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只要家長們選擇了正確的教育方式,相信孩子們會聽話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什么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三歲的孩子正是認知、語言、行為、性格等多個發展的階段,他們對于是非善惡的觀念往往還處于萌芽狀態。所以,父母就要培養孩子的好行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認為“我的父母是最棒的,我是聰明的,我是有價值的。”
當孩子表現得很調皮,父母要正確引導,不可輕易給孩子扣上“不聽話”的帽子。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盡量避免犯這種錯誤,因為如果你經常對孩子大喊大叫,孩子就會有樣學樣,對你大聲吼大叫。
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果孩子特別固執,說起話來特別難聽,或者說一些讓你特別生氣的話,父母馬上就會忍不住打孩子,但是我們要知道,打孩子不能真的是因為孩子做錯事,你打了他,他以后會對你心生恐懼,以后你再這樣,他就不會再相信你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你要知道,孩子之所以會犯這樣的錯,是因為他內心處于危險的邊緣,他渴望有人能夠靠近他,關心他,當他看到父母還是這么愛他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很害怕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所以他在做出一些危險的行為之后,可能會做出一些有攻擊性或者是犯法的行為,所以當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的糾正孩子的行為。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最愛的管教》中提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恰恰是教育最好的時候。
那我們該如何管教孩子呢?
1. 言傳身教
我們也知道,家長的行為對孩子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家長的誠信。
舉個例子,比如說家長說如果你每天能夠到九點睡覺,你就給孩子買一輛5000萬的手機,你說你可以嗎?你可以嗎?你給孩子買了手機之后,你就不能跟孩子說,手機就不能給孩子買手機,這話是沒有依據的。
言傳身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但是并不能夠完全杜絕孩子玩手機,因此,家長也應該在孩子面前樹立榜樣,在工作時請工作時請用手機,以身作則,用手機的工具,而不是每天都在玩手機,這樣對于孩子來說,其實也是有一定幫助的,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是孩子的最好老師,如果孩子愛玩游戲,那么家長也應該給孩子樹立榜樣,看書學習,而不是一有時間就拿著手機,看視頻,看電視劇等等。
家長也可以制定自己的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但是每次不能超過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后要注意與孩子溝通的方式,不一定要玩手機,但是要控制好時間,也要給孩子樹立好榜樣,那么家長在遇到孩子不聽你的時候,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看看到底是自己做的不對,還是孩子做的錯了呢?
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時,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打算捐款;10分鐘后,牧師還沒有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在牧師仍然沒有講完,馬克吐溫決定不捐了。在牧師滔滔不絕之后,馬克吐溫不僅分文不捐也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這種現象,在我們身邊也有。
他有一次在公交車上,看見一個大爺帶著兩個孩子在老人家門前嬉戲打鬧,他的母親對他說:“孩子,快,快走!快走!”他在母親的催促下,走了。母親追上來,一路狂奔,邊罵邊喊:“你再不走,就讓我把你扔出去!”
當時我還不知道怎么樣了,我一聽就知道,這不是我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