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出焦慮的視頻
當你看到某音,還在拍著某音時,有人在歡快的笑著拍著,突然有人發出一陣“喵喵”的聲音,再過一會兒,就被這優美的音樂吸引了,于是,很多朋友都過來調音了,但是在看完視頻后,你卻能想象出,是什么讓孩子產生焦慮的情緒。
網友@陌上巖木.長三角破:因為孩子沒能去上學,也沒能去和家長溝通,就覺得孩子很“作”,好像還和家長作對,結果,家長被孩子氣得心臟病差點犯了,最終孩子受不了了,再也不想去上學了。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家長的焦慮有多可怕?我們不難發現,這位家長的焦慮,有多可怕。
我曾在網上看到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媽媽送孩子上學的路上,孩子一直哭,媽媽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孩子。后來,這位媽媽想了一個辦法。把孩子的書包放在“容器”上,然后跟老師說,老師,我感覺我孩子好像受了一些刺激,有點像是身體不舒服,今天不去上學。老師回應說,孩子雖然肚子痛,但是精神狀態還是很好,沒有折磨的意思。
之后,媽媽跟老師溝通了孩子的情況。老師說孩子最近一段時間沒上學了,還有點累。這位媽媽就發來求助信息,跟老師說,孩子最近一段時間沒上學,每天都躺在家里玩游戲。這位媽媽非常高興,跟老師說,老師,我覺得我家孩子狀態可以了,沒怎么管過了,而且一直挺健康的。
所以我們看到了,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之間的關系不好,經常吵架,這個家庭氛圍可能就會變得不太好。
媽媽就問,你爸爸現在比較忙,還能不能改掉他的這個壞習慣?你看到他是這樣的一個狀態,那他的生活狀態,是不是就會變得跟我們越來越糟?
在這樣一個充滿火藥味的家庭環境下,孩子真的能幸福嗎?
我覺得不可能。
而且我們現在很多家庭都很講究“家風”,尤其是一些爸爸在家庭中是缺位的,這一點,爸爸的價值觀念頭就比較簡單。他就想把你培養成一個好爸爸、好媽媽,好爸爸。
所以,爸爸應該怎么做,才能把你培養成一個好爸爸呢?我覺得好爸爸應該這樣做。
3、孩子沒有良好的習慣
孩子沒有良好的習慣,會帶來很大的問題。比如說,做作業磨蹭、看電視、玩手機,不僅影響學習成績,還影響健康。
我家孩子,我每天都是陪著他寫作業,現在他的作業量比以前明顯增加了,以前他需要玩的時候,我都給他限定時間。可現在我上班以后,他就要自己一個人獨立完成作業,不需要我盯著。
雖然,我也提倡陪讀,但那也是為了孩子好,只是時間長了就忽略了他的感受。
我一直想順其自然,現在孩子和我越來越像閨蜜,他不再和我對抗,也不對抗了,他知道,我不再是一個完全放養的狀態,而是一個更加理性的狀態。
孩子也會有自己的想法,也會和我提過學習的事情。雖然這中間,還是會有跟我提學習的事情,但是,他不會背著我們。
我現在想想,就感覺自己開始重新學習了。
以前的我只知道管孩子學習,沒想過要給他留點空間,比如學習班。而現在,我只想著盯著他的學習成績,對他的學習采取放養的態度。
就算是學習上的事,我也不會去管。除了他的成績,我從不操心他的身體健康,我只關心他的成績。
因為我認為,成績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與孩子無關。
學習成績是孩子的事情,我從來不問他作業做完了沒有,考試考得怎么樣。我想問他考試考得怎么樣?他有什么心事?他高興什么時候?
在我的觀念里,學習是孩子的事情,他除了學習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可以讓他感興趣,比如他的生活愛好、他的特長、他的優勢科目,他的優勢科目,他的劣勢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