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焦慮癥對孩子的危害非常嚴重,但大部分孕婦都有焦慮癥。
本報記者 楊詠梅 實習生 王超 陳倩
作為一名家長,對于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充滿期待和驚喜。從孕期開始,一直到孩子從2歲左右,孩子就在父母的愛與陪伴中度過了一個心理的敏感期。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時,他們從父母的情感中獲得安全感,并從中學會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如果缺少陪伴,孩子對父母的歸屬感和信任感得不到滿足,會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做事沖動易怒,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
那么,作為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呢?
1.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心理學家指出,0-6歲是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關鍵時期,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他們會更多的認同自己的性格,更加的認同自己。
父母也要在這個階段及時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尤其是要尊重他們,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當孩子的需求與父母的愿望不一致時,要學會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這樣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尊重,這個時期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家長要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2.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擁有自己的獨立意識,所以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的時候,父母不要急于去制止或者是對孩子進行批評指責,而是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讓他們能夠慢慢的適應這個時期。
讓孩子自己去獨立的去做事情,那么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的成熟起來。
3.給孩子自己的空間
隨著孩子不斷的成長,他們的內心也會逐漸的成熟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會慢慢的去體會這個過程中父母對于自己的關愛,而不是我們父母對于孩子的關心,這個時候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定的自由。
這個時候他們自己的一些想法也會被父母所理解,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慢慢的改變自己的性格,從而更加的自信。
4.不要對孩子管得太多的話
這個時候孩子的自主意識會不斷的增強,他們想要獨立的去做一些事情,所以這個時候家長的管教會慢慢的加重他們的叛逆心理。
我們應該如何去約束孩子的獨立意識,父母可以嘗試著把孩子的這個獨立意識的轉變一下,給孩子一些自由,當孩子開始不那么的排斥父母的時候,父母也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給予孩子一些相應的尊重,這樣會讓他們也能夠有機會去思考,這個時候孩子才能夠慢慢的有自己的獨立意識,但是因為父母沒有給他們機會,讓孩子自己去鍛煉的話,孩子就會覺得這是很不錯的方式,也能夠更加的聽話。
如何讓孩子的獨立意識更加的強大
第一,
父母要教會孩子自己獨立。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在工作當中,這種方式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父母要教會孩子如何去獨立,也要讓孩子養成獨立的意識,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能夠獨立思考,找到解決的方法,所以這樣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去打擊孩子,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讓孩子有信心去面對這件事情。
第二,
父母要學會放手。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希望孩子能夠自己去鍛煉,但是孩子在一天的時間當中,鍛煉的時間會比較多,孩子可能會感覺到累,然后就會對父母提出一些請求,希望父母可以給自己一些物質獎勵。父母這個時候就要把握住了,因為如果孩子提出請求的時候,父母不是去替孩子考慮他的需要,而是想著怎么獎勵孩子去做,這個時候其實孩子就已經陷入到了一種緊繃的狀態當中,家長的話就已經失去了權威,孩子也不愿意聽。
所以父母不要對孩子管控太嚴格,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讓孩子自己去把握,這樣孩子才會有一個健全的心理,有利于孩子成長。
父母要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其實很多的孩子之所以會叛逆,都是因為他們還不知道自己的內心想法是什么,他們沒有辦法去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所以也不懂得如何去理解自己,導致有很多的事情都是父母去做主,不愿意和父母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