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說不聽話怎么辦?
01
前言: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最近,幾乎每年的高考過后,我們都會遇到不少的這樣的家庭,孩子們開始上演一場“苦情戲”,從講道理、爭吵到失望、放棄、拋棄、甚至進行人身攻擊,家長們看著也挺傷心,有的家長甚至“恨鐵不成鋼”,巴不得孩子一不開心就一頓胖揍,這種做法對孩子傷害特別大。
事實上,通過心理分析,孩子們的“倔脾氣”,其實只是一種發泄,一種對自己無能為力的憤怒,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
為何會“倔脾氣”
這個游戲,是培養孩子“自我保護”的好道具。
例如,通過描述孩子的感受,引導孩子更加客觀地看待問題;
通過游戲中的一些細節描述孩子的情緒,通過一個個生動的細節去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
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學會如何處理情緒。
通過游戲的方式,父母還可以練習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讓孩子更加積極、自信、開朗,甚至可以讓孩子放下包袱,更加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
在《好孩子,壞孩子》這本書中,作者對父母給孩子的“建議”做了詳細介紹:
讓孩子學會思考,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尊重別人,而不是一味地討好別人,和別人說“不”。
注意不要用“太軟弱”,來壓制孩子的天性。
你可以試試“談判”,但不是控制孩子。
要懂得尊重孩子,不要用威脅、懲罰的方式,而是跟孩子談判。
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實施,比如,想看電視,可以通過做家務的方式,比如,想看書,可以給他提供兩個選擇,“你想看什么書?”“你可以自己決定要看多久?”
告訴孩子,如果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了事情,可以選擇看多久,或者是只看半個小時。
但如果定時定點結束,就是說,10分鐘。
“孩子在玩手機,你就不要管了”
可以直接說:“孩子,我在這個時間段看了一會兒。”
然后讓孩子放下手機去寫作業。
最后,我們要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出來,如果他實在是看不下去就要寫作業。
或者,我們可以直接告訴孩子:
“我知道這個游戲很好玩,但你必須先完成作業。我看著你玩兒完這一局,然后你就去做作業,可以嗎?”
這時候孩子就會去做,如果沒有達成他的約定,那么我們也不要批評,可以再合理的給與懲罰。
這個過程中,要少說“不”,多說“可以”,少說“你可以”,就會多尊重和平等。
另外,我們還要學會傾聽。
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把“你可以怎么怎么做”這個詞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也會愿意去做這樣的一個探索。
當然,在給與懲罰的同時,我們也要讓孩子學會承擔后果,如果我們總是忍不住想要去指責孩子的時候,那么就應該把他們的注意力從“錯誤”上轉移到“解決問題”上。
可以說出他們的感受,當然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他們”這個詞。
最重要的是,要用清晰的方式表達出來。
告訴他們,“我希望他們做什么”,這樣會讓孩子能夠更好的體會到“自我價值感”。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一類常見的原因之外,我們還可以用一些他們在家里所表現出來的“缺點”來幫助孩子改正。
比如在玩手機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對他們說:“玩手機時眼睛會不舒服的哦,而且玩手機的時候聲音也會很大,我相信你們一定是很想玩的。”
在外面玩耍時,孩子可能會有一些小朋友欺負你,如果你沒有辦法去滿足他們,一定要冷靜、客觀的跟他說:“不要說這樣的話”,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