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算怎樣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呢?
最近有家長問,孩子總是入園不哭不哭不鬧,可是入園都這么好了,怎么就不能讓孩子適應呢?
今天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6歲的珊珊爸爸,最近帶著珊珊去幼兒園的事情,當時,珊珊都快哭的稀里嘩啦的,不肯進幼兒園,問了班主任才知道,原來,珊珊每天晚上都會做噩夢,不肯入園。
這讓珊珊媽媽很是焦慮,于是趕緊帶珊珊去醫(yī)院做了檢查。
經(jīng)過檢查發(fā)現(xiàn),原來珊珊患上了分離性焦慮癥。經(jīng)過藥物治療后,珊珊珊的癥狀有所緩解。但是,一開始的幾天,珊珊卻越來越不愿意在幼兒園待下去了。
慢慢地,原本開朗活潑的珊珊,變得越來越沉默寡歡,也不愿見人,一見到陌生人就會緊張害怕。甚至有時還會出現(xiàn)口吃,出現(xiàn)口吃的癥狀。
雖然珊珊爸媽對此非常震驚,但不得不說,珊珊這種“社恐”行為還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問題。
02 什么是“社恐”
簡單來說,社恐就是孩子對自己的人際交往感到恐懼怕。
社恐就是孩子害怕被孤立,感覺自己沒朋友、沒表現(xiàn)也很不開心,因此孩子會產(chǎn)生強烈的焦慮情緒。
那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擺脫這種恐懼呢?
首先,我們要幫助孩子認識并消除這種心理恐懼的來源,并從源頭進行疏通。
珊珊珊家的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我就認識了珊珊珊珊,我印象深刻的是,珊珊珊的媽媽從來不給她講故事,也不給她做游戲,也不給她做好吃的。對于這種情況,珊珊爸媽雖然都很擔心,但他們和女兒的關系始終保持親密,而且一直都覺得女兒很懂事。在爸爸媽媽離開之前,珊珊珊就一直和媽媽說,如果自己不上學,就會感覺到很孤獨。所以,每次到了這個時候,珊珊珊就會悄悄地跑去找爸爸,希望得到爸爸的關注。可是爸爸卻總是推心置腹地說,女孩子都是這樣,不讀書不行,以后就嫁不出去了,一定要像個男人那樣。
于是,珊珊珊對爸爸產(chǎn)生了非常強烈的抵觸情緒,一心想要擺脫這樣無拘無束的生活,可是,她卻沒有勇氣和爸爸說真話,珊珊珊一肚子委屈的事情,她根本不想和爸爸說,因為她說的任何話,爸爸都不會聽。這也讓她感覺到非常委屈,有的時候,珊珊珊甚至會因為自己的一個小小的錯誤,而導致媽媽生氣。
2. 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
有的時候,孩子會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說真話,但是,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這些情緒,這種時候,作為父母的他們會將自己的情緒放在心里,所以,孩子也會選擇性的將自己的內(nèi)心的這種不良情緒展現(xiàn)給自己的父母,所以,作為父母的他們也不會對孩子表達出來,所以說出來的話,有可能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
3. 在孩子心中留下了陰影
不管孩子是什么樣的性格,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說出自己不開心的事情,這些情緒對孩子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因為在父母面前,孩子會逐漸的學會掩飾自己的情緒,這對孩子的性格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孩子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總是在受到父母的情緒暴力對待的話,那么孩子在以后的人際交往中,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4. 孩子會缺乏安全感
一些父母會發(fā)現(xiàn)孩子總是喜歡獨自面對自己的世界,自己很擔心孩子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受到傷害,導致孩子總是感到害怕。當父母因為不想讓孩子受到傷害,而產(chǎn)生焦慮的情緒的時候,孩子就會在父母的這種情緒影響下,變得越來越害怕,在父母面前變得越來越不自信,對于父母而言,孩子的這種情況就會讓孩子越來越差。
四. 父母應該怎么做
1. 對于孩子的教育盡量要以對,不說“不”
在對孩子教育的時候,家長不要總是以“不”來作為教育的全部理由,如果父母認為孩子不聽話,就會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以拳頭伺候,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懦弱,越來越叛逆,并且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用,只會讓父母越來越遠離自己。
2. 對于孩子不能慣著
面對孩子的要求,父母不可以無原則地答應,但是不能在孩子提出的要求面前無條件地妥協(xié),這樣孩子會養(yǎng)成當父母提要求時不想理由就大吵大鬧的習慣。
3. 對于孩子能做什么盡量讓孩子自己做
孩子小的時候,對父母的依賴感是非常強的,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在孩子的眼中,對于父母來說是多余的,所以當孩子做出一件事情時,父母一定要對孩子表示足夠的認可,這樣孩子會把父母的想法牢牢記在心,并且會為了討好父母而做出積極的行動,而不是因為害怕父母,不敢在大哭大鬧而屈服。
4. 對于孩子不能太過嚴厲
父母的威嚴有時會被他們轉化為放縱,這時父母就應該適當?shù)膽土P,在他們發(fā)泄出不滿的時候給予適當?shù)奶幜P,讓他們的內(nèi)心充滿安全感,這樣才不會做出太過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