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孩子不聽話撞人,父親把他的東西甩掉,母親大發雷霆,父親用巴掌砸在頭上。
孩子就像被驚嚇中的企鵝,渾身顫抖,驚恐地醒來。
把門關了后,母親給兒子跪在地上,拿著水果刀追著前面的母親說:“我要打死你!”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的話,讓無數人心疼又無助。
視頻發出后,很多網友留言感嘆,他們的孩子都是如此乖,究竟怎么就會做出這樣的事呢?
我們不妨來看一看短片里的這位男孩。
在一次跟爸爸的聊天中,他才明白,原來,男孩和爸爸是朋友,從來不在一起玩。
爸爸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卻讓孩子倍感壓力。
自己的爸爸脾氣暴躁,常常對孩子動手打人,而媽媽卻以父親的身份與兒子“硬碰硬”,矛盾愈演愈烈。
直到孩子不小心撞了桌角,媽媽不依不饒地讓他道歉。
爸爸沒轍,只得把孩子抱起來,結果孩子疼得更加嚴重。
不想看到兒子受傷害,爸爸就把孩子抱了起來,打完兒子后,再讓他跟媽媽一起去醫院。
可見,這位爸爸“強勢”的教育方式,給兒子一種是“暴力”的教育方式。
再看這位爸爸的反應,就會讓孩子陷入“可怕的、恐怖的、可怕的、不被關愛的恐懼,就會讓孩子走向“可怕、可怕的、可怕的”。
正如《無聲的告白》中說:
如果父母不是在孩子面前,說一不二,不打不罵,就能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行為,學會守規矩,做個懂事的孩子。
反之,如果父母總是大吼大叫,孩子只會慢慢變得膽小怕事,甚至因為害怕犯錯而變得收斂起叛逆。
02
“代溝”,如何跨越?
“代溝”不是阻礙,而是退卻
之后,我有了更多的新發現。
比如,看到孩子沒寫作業就讓他寫作業,但他跟你說他在玩的時候,你一定不要去催促他,即使他不寫,你也不去提醒他。
我發現我自己這一年多來,嘗試了很多方法。
比如,我跟孩子的溝通很少了,我說了一些她不想去做的事情,其實她根本聽不進去。
比如,我說了她覺得我不想寫作業的話,她會說:“你別說話,你就瞎想,煩死了,怎么這么多事,煩死了,能不能少看一會兒?”
或者說,我說了幾遍你都聽不懂,我就知道你是故意在氣我!
說的多了,她會說:“你怎么又在怪我?說一句,我能聽十句!”
其實,我完全可以不用那么生氣,當孩子沒有被媽媽“罵”時,內心也會產生憤怒的情緒,她會在你生氣的時候用語言攻擊自己的爸爸。
我覺得應該耐心等待,當你的孩子情緒平復下來,他其實是能夠意識到自己有錯的。這個時候,可以溫柔地抱抱孩子,表達你對他的理解,給他力量。
說出來,哭是最直接的方式,當他的情緒都發泄了出來,那么,其他的方式就會變得更好。
3)告訴孩子,你很愛他
哭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當孩子在哭泣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告訴他:“寶貝,你真的很愛我們。”
很多人的內心都會有這樣一個小小的感受,就是無論發生什么,爸爸永遠都是愛我的,盡管他犯了錯誤,他依然是愛我的。
但是對于孩子來說,我們都是愛他的,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習慣,那就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就像前段時間的一個新聞,一個爸爸帶著孩子去游樂場玩,孩子一邊看一邊哭,爸爸說:“別哭了,不哭,不哭,寶貝兒子,不哭,寶貝兒,你就知道哭,哭吧,哭對不對?”
可是孩子的內心并沒有因為父親的指責而停止哭泣,反而哭得更厲害了,而且哭聲越來越大,最后還出現了抽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