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偷溜出去,偷溜出去玩,撒謊偷溜出去,跑出去等等等等。
每個父母都是疼愛孩子的,甚至把孩子管得很嚴,以至于,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卻能抓住父母的弱點,悄悄用父母的身份證號進行認證。
同時,還把孩子不聽話、偷溜出去玩的行為全都列出來,方便父母隨時監控。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父母不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孩子也可以從父母的視線范圍內,嘗試扒拉出來。
這樣一來,就導致了孩子無法毫無顧忌地吃零食,難以養成正確的吃進食習慣。
而且,吃零食更容易導致孩子的身體受損。
(三)
對于成年人而言,吃東西真的太容易了。
在我們這里,吃東西是每天一餐必備的,畢竟,挑食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必須要經過訓練的。
而且,不光是大人,其實小孩子也是一樣的。
在餐桌上,孩子總是被要求翻菜,每次挑食,大人總是著急上火,“你這是吃的什么呀?”
“快點吃,別老看電視了,馬上就要遲到了”
“不好好吃飯,真不聽話,我就不喜歡你了”
“不好好吃飯,就不喜歡你了”
……………………
這時候大人看的東西就覺得孩子是“不聽話”。
但是孩子一吃飯就會很享受,好吃的零食好像又好吃,玩玩具又好玩,但是大人卻很“擔心”,怕他的安全問題。
孩子們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其實就是因為我們剝奪了孩子吃一頓好好吃飯的機會,所以才會“積食難收”。
大人應該去嘗試去理解孩子,孩子為什么這么“不乖”,其實他就是“餓了”。
我們該如何去理解孩子呢?
“吃飯了”
“吃完飯了”
“刷牙了”
“不要再吃糖了”
“不要哭了”
“要注意別哭了”
“不可以摔倒”
“夠了”
孩子在語言中,越來越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他們會用自己獨特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觀點,當孩子受到委屈時,如果我們沒有及時安慰孩子,反而訓斥孩子“你這個傻,哭什么哭”,只會讓孩子更加委屈,他會更加委屈。
所以,不要對孩子的無理取鬧予以積極回應,這會讓他們感到更加委屈,也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不被重視。
給孩子說“不”的機會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說:“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幻想的方式來和他對話。”
對于4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更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他們的謊言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如果父母任由孩子胡鬧,不僅不會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會讓他們更加的叛逆。
說“不”的機會
孩子之所以會撒謊,是因為他們有了獨立的思想,有了自己的需求,父母應該知道孩子撒謊的背后的原因,只有了解清楚孩子撒謊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更好地解決孩子撒謊的問題。
對于2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有著明顯的自我意識,喜歡說“不”,但同時也是自我意識還不完全成熟的表現,這對于孩子而言,是非常正常的,他們喜歡做自己,喜歡自己做決定,但是又不能因為不想“說不”而違背父母的意愿。
但是這種自我意識的萌芽已經讓他們具有強烈的獨立的自我意識,如果父母不能以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孩子,甚至在孩子犯錯誤時用吼罵的方式,對孩子的身心傷害,絕對不是件好事。
“吼罵孩子”傷害孩子的不止是身高,還有很多,這種“雙標”教育對孩子的傷害,父母要注意了!
“雙標”教育,真正傷害孩子的,是父母的雙標
父母們的雙標教育,容易讓孩子對自己產生質疑,也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畏懼感,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好的東西,從而產生自卑感,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向下,所以父母應該學會與孩子溝通,將孩子當做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