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半的孩子上幼兒園不聽話,其實這說明他已經從嬰兒時期發展到了兒童時期,大腦的可塑性也是非常大的。
從生理上來說,孩子的心智發展是在關鍵時期的,如果家長不能正確處理好這個階段的孩子,那么孩子的“自我意識”會出現強烈的變化,從而出現“不聽話”的現象。
那么,何為“叛逆期”?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而叛逆期有以下特點:
1、對于自己的行為不認可
2、想要表現自己
3、常常和大人“唱反調”
4、在行為上喜歡說“不”
5、覺得大人的話有漏洞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孩子出現了問題,他們想和父母交流,但由于家長對孩子總是用強制的態度,沒有和孩子建立起信任感。
于是孩子就會希望家長不要管他們,當孩子們能夠用正確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就會出現叛逆期,有時候也會故意和家長對著干,這樣是他們的思想觀念出現了問題。
2、認為自己長大了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大人,思想觀念出現了,對父母的意見不再言聽計從,他們會認為自己已經長大,可以自己做決定了,不再是爸爸媽媽的小寶寶,再也不是可以自己作主的小寶寶。
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成人,一個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自己有了獨立的思想和需要,不再是爸爸媽媽的小寶貝,再也不是可以隨便操縱的“棋子”了。
他們嘗試自己去選擇朋友,家長又開始把他們當做小寶寶看待,希望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這在家長的眼中是非常幼稚的行為。
此時孩子出現叛逆,是他們走向成熟的表現
3歲孩子的叛逆期是“寶寶叛逆期”,這個時期可以說是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家長也可以說是孩子人生的“轉折點”。
這個時候的孩子變得不再是以前那個事事都和你分享的乖寶寶了,而是喜歡自己單獨相處,有了自己的想法。
同時,自我意識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自己能夠為自己做主了,于是就對家長的話產生了反抗。
在這個時候,家長就要耐心地跟孩子溝通,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不要因為孩子的表達,而打斷孩子的說話,否則孩子會漸漸養成不想說話的習慣。
其實家長可以試著去理解孩子,畢竟家長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可是要知道,孩子并不是要完全聽家長的話,而是要學會如何和家長相處,如何在家長面前表現自己,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注意了。
【總結】
當孩子逐漸長大,進入青春期后,會出現一些不同于平時的情況,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成長,幫助孩子在思想上、行為上,
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