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焦慮了對孩子好嗎?
最近微博上火了一則:
“我現在常常想起有一只老鼠,所以我每天都早早起床喂貓。”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小伙伴驚訝地發現,這只老鼠一回到家就全身都散開了,去客廳澆花、喝水、上廁所,有時候能把老鼠“養”出來。
但只要把老鼠換成普通的寵物,它不焦慮也不焦慮。
直到有一天,他把一只拉布拉多帶回家養了一陣后,見主人還是不放心,又連忙去“照顧”它。
當然,吃飯的時候也不焦慮。他可以自由地離開餐桌,去玩玩具、看書、看電視、看書,也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就這樣,小老鼠在老鼠籠子里,度過了漫長的一夜,第二天,它跟主人說:“再見,小老鼠,我喜歡和你們一起玩耍。”
為了讓老鼠變得更聰明,國王獎勵了老鼠小老鼠們喜歡吃的食物,小老鼠籠子里的那只老鼠籠子里每天按時按時出來吃肉,而且吃得非常滿足。
到后來,老鼠不像以前那樣不斷地追求籠子里的美味佳肴,而是吃得很快樂。這種快樂的感覺,在很多時候,其實是被大多數人所忽略的。
所以,要想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就應該在他小的時候,就要注意他這種聰明與否。
為了滿足孩子的這種聰明,父母應該怎么幫助他呢?
1、巧用“馬蠅效應”,增強孩子的自信
如果你的孩子非常喜歡玩游戲,你可以利用“馬蠅效應”,對孩子進行鼓勵,或者家中的其他人一起玩游戲,這樣孩子就會逐漸擁有更多的信心。
但若是有了其他的朋友,那么孩子就會逐漸的擺脫游戲,因為這個人與其他人是有互動的,在一起玩的過程當中,孩子就會發現很多更有趣的事物。
當孩子可以被人陪玩的時候,就會發現他不再孤單,而這個人陪著他就會更加的開心。
2、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為了讓孩子少玩手機,我們一定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給孩子制定一個規則,每次玩手機的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有很大的時間觀念,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情。
而有些家長不讓孩子玩手機,自己卻玩個不停,也不告訴孩子應該怎么做,這讓孩子也覺得很無聊。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出現偷玩手機的行為,而這個行為就會被家長強化或者是被禁止。
3、多帶孩子出去玩
如果孩子特別喜歡玩手機,家長一定要多帶孩子出去玩,比如去公園,或者去公園玩耍,既可以增長孩子的見識,也可以讓孩子更好的感受到手機的樂趣,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就會被手機里面的內容所吸引。如果孩子想要出去玩,家長就一定要讓孩子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出去玩。在外面有很多的游樂場,孩子會認識很多小伙伴,在玩的過程中孩子也會學會和同齡人交流,而手機在里面的虛擬世界里面,孩子能夠完全不受這些限制。
4、培養孩子其他的興趣愛好
有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玩手機是因為手機里的游戲太有趣了,其實不然,孩子玩手機,除了能夠放松自己的心情之外,還能夠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發現更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說孩子喜歡看繪本書,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些自然科學類的書籍,或者孩子喜歡畫畫,家長都可以給孩子報一些畫畫的興趣班,當孩子愛上了畫畫之后,會發現孩子的生活變得更豐富多彩了,可以把孩子的時間變得豐富多彩,對手機也不會感到過于癡迷了。
5、親子游戲和親子閱讀
有的家長說自己的孩子每天晚上都要玩手機很晚,不睡覺也不愿意睡覺,睡覺的時候更是玩手機到很晚,父母都是晚上把手機給他們放到很遠的地方,然后給他們關掉。這樣的話孩子會很害怕,還有可能會哭著。其實對于孩子玩手機,只要合理引導就好,最主要的是父母要注意孩子玩手機的狀態,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不要讓孩子養成這種習慣,對他們的身心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