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學習中的壓力與焦慮?孩子是因為學習導致壓力產生的還是學習中的焦慮,一個很有普遍意義的一個例子。
前幾天,有位家長咨詢我,在女兒學習、學習成績方面,該如何看待孩子的壓力與焦慮,下面我來為大家一一解析。
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的學習壓力很大,認為孩子到了中學之后,知識量越來越大,學習任務也越來越重,焦慮的家長就會認為孩子成績不理想,焦慮的家長就會去放大孩子的成績,認為孩子的學習不夠努力。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們先看一下家長的孩子的學習壓力,在中學階段的壓力就是來自于學習本身,而到了高中之后,學習科目增加,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大,在整個過程中,這個時候,家長的關注點就會變成關注成績本身,關注的是孩子成績背后的壓力。
而家長的焦慮會讓孩子覺得壓力很大,因此對于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大下降。
所以,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優勢,讓孩子真正的去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而且,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疑問:
為什么我的孩子是別人家的?
為什么我的孩子學習成績就是不好?
孩子到底是不是學霸,還是普通孩子?
如何讓孩子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完成學習任務,不影響學習成績?
家長可以這么做:
1、建立平等的親子關系
作為家長,我們要接受孩子,但也要有自己的權利。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
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我們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就來一頓罵,狠狠地懲罰孩子,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也不能把孩子扔到補習班里去補習,去幼小銜接班里補習,學習最好的兩個人,一個每天都在努力的完成,另外一個每天都很努力的,因為他想把更好的學習留給父母。
3、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很多家長總是擔心孩子自己的時間太緊張,需要家長好好把握孩子的時間。孩子在學校里面參加補習班的時候,孩子需要花很多時間,只有3-4個小時。如果每天都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那么補習班這個時間就會很有可能得到控制,讓孩子學習效率更高。
因此,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培養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如果孩子本身的學習時間就很充裕,那么孩子就能自主安排自己的時間。如果孩子是真的不想學習,那么就給孩子提供一些建議。孩子自己總結出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且為此付諸于行動,那么,孩子就能夠逐漸地學會規劃和時間管理。
如果說孩子的學習時間安排的不合理,那么就需要家長跟孩子好好的溝通,合理規劃和設置好時間。比如說,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好鬧鐘、學習用具,到了時間就讓孩子自己設定鬧鐘,并且寫完學習的時間,來給自己規定一個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的話,可以玩半小時的游戲,以此來做到勞逸結合,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如果孩子是因為學習的事情沒有安排好,那么家長可以給孩子報一個他感興趣的興趣班或者是補習班。如果是因為學習能力問題,那么在平時的學習中就要注意引導孩子,讓孩子將精力放在學習上面,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達到學習上面的目的。
3、讓孩子學會自我調節
家長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學會自我調節,讓孩子明白自己在學習的時候,是應該認真聽課,要學會自我暗示,告訴自己要對自己說:“我今天會做好學習的事情,我能夠很好的完成作業,我在學習上進步了。”如果孩子做不到自我調節,那么家長就要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也要讓孩子多鍛煉身體,提高自我調節能力。
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適當的給予獎勵,當孩子想要偷懶時,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鼓勵,讓孩子通過這種自我調節,不僅能夠得到鍛煉,而且還能夠讓孩子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培養出對學習的興趣。
寫在最后:
孩子的學習興趣不是天生就有的,有的孩子天生就對學習感興趣,所以家長要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這樣孩子才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自主性的提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