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焦慮催促孩子去學習,是很多家長們的常態。
這屆的父母,通常也因為對于孩子的教育工作或日常事務很容易焦慮,很容易產生煩躁的情緒,經常會影響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就會形成”超限效應”。
有調查顯示:超限效應在生活中很常見,尤其是對于逆反心理非常嚴重的孩子,他們會出現強烈的逆反心理,或者是變得更加的敏感。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一名心理咨詢師上,有個28歲的來訪者,經過咨詢多年,始終能夠把自己封閉起來,有一次,她和一個考研畢業的朋友一起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她的兒子。
“
你那時候就迷上什么游戲了,整天都想著游戲。你也注意到了,有的孩子早上睡懶覺,但是,媽媽一叫起床,他還是一副神清氣爽的樣子,真是讓人難以置信。
其實,這名學生的父母很忙,很辛苦,所以他就屬于后者,根本不用父母操心。但是,他的父母是家里的頂梁柱,雖然他跟父母說得很多,但就是做不到,我們也理解了他的疲憊。
但是,他也會有自己的愛好,父母不理解,他會說:我只有周末才能玩游戲。
所以,這種情況下,他就會努力學習,去改變自己的父母。
如果父母還是不理解,就會激發起他的對抗,叛逆期會更加嚴重。
03
第三個叛逆期: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最難管。他們就像長了“小馬”一樣,既倔強又刺兒頭,以自我為中心,易怒,不聽話。而這股力量,又很容易來自父母的忽視。
這讓他們覺得難以忍受,感覺自己不被尊重,難受是他們造成的,他們常常會用叛逆的行為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叛逆期的孩子,最大的對手是父母。
這句話,應該是“不聽話”。
這讓我想到了我上小學時的一件事。
那是我第一次住校,宿舍樓里有一個年輕人,正準備中午為他排汗,而他的老爸卻給他打電話,說讓他先去學校一趟。
老爸接的是電話,然后就掛了。
老爸說,等他老爸去,他還要上課。
老爸在電話里跟我說,“兒子,你這兩天的課怎么總是完不成?今天我們請你明天的老爸來,老爸絕對不聽你的話,老爸下次一定要考100分,否則,你就別來了,行不行?”
聽完老爸的話,我有一種被威脅的感覺,老爸對我使了一個殺手锏。
然后,老爸又給我舉了個例子:“你再回到學校,你要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后給老師打電話。”
我當時就覺得不可思議,一種有能力的感覺。
于是,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說:“好的,爸爸知道你是不想讓爸爸和老師生氣,但你想要讓他們失望,而且你希望他們更加關注你,所以你說不想上學了,給你看看是什么感受。”
老爸的心結解開了,我去客廳看了看孩子,發現桌上的杯子里裝滿了牛奶。
于是,我就和兒子說:“如果你愿意今天說出你的感受,就行,爸爸會尊重你的感受,不會責怪你。如果你不愿意今天去做,就把杯子和牛奶都拿出來,爸爸到客廳,幫你開一下,好嗎?”
兒子高興地說:“好!”
吃飯時,我發現他的杯子里全都是牛奶,我問他:“你怎么了?”
“因為不想把牛奶灑出來,所以不想喝。”
“那你不想吃,可以和爸爸一起分享嗎?”
兒子搖了搖頭。
我知道,其實,我的這個決定并不是在幫助兒子,而是在幫助我。
我開始關注兒子的心理健康,傾聽他的煩惱,并給他真正想要的幫助。
晚上睡覺時,我沒有問他,第二天想吃什么,晚餐準備怎么做,就問他,晚上你想吃什么,他說:“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