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面臨的心理社會問題有哪些?
青少年面臨的心理社會問題有哪些?
一、心理社會發展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青少年在早期成長過程的關鍵階段,心理和生理快速發育,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逐漸增強,渴望父母和社會給予他們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并期望成人社會的認同,社會對他們的角色認同有著重要貢獻。青少年由于各種原因,在心理、生理和社會性方面面臨著發展的各種壓力和挑戰,此階段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的青少年會開始形成自我意識,想要追求獨立,不受家長、老師的束縛。
二、生理的發展變化
在這個階段,青少年的生理發育迅速成熟,從而導致他們頭腦中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對外界事物十分敏感,對異性產生好奇心。有的孩子會將父母所說的“早戀”視為異想天開,想了解異性同學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容易出現早戀傾向。
三、心理的發展
青春期的戀愛會產生不穩定性,可能孩子在小學期間就已經產生了朦朧的情愫,這種情愫也許會隨著青春期的到來而逐漸消失。
四、青春期的影響
青春期的戀愛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這個時期的孩子好奇心強,對異性之間有強烈的好奇心,并且感情的變化會很大,會對父母產生“我戀愛了”的想法。
孩子們戀愛了,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反對,就會引起孩子們的逆反心理,最終導致戀情破裂。
孩子們戀愛了,家長該不該反對?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因為早戀而耽誤學習,怕孩子因為沒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以后的日子里,很容易單身、不幸福。而且女孩子一旦離開家長的保護意識,很容易吃虧。
有人說,戀愛是人生中很重要的經歷,孩子們早戀,大多是因為這3種原因:
1、孩子和對方家長在一起時,會覺得很正常,沒有什么事情發生。這樣的孩子,他們是因為喜歡跟對方家長在一起,所以比較穩定的,不會輕易就因為一些小事,而鬧矛盾,也不會影響到自己學習,其實家長這樣的想法也是不對的。
2、孩子和對方家長在一起時,表現得很乖巧,很聽話,但是在老師和家長眼里,孩子越來越不聽話,那么就很容易被其他的孩子欺負,所以家長就需要注意了,孩子在學校聽話,在家里很乖巧,其實是討好型人格。
3、孩子和對方家長在一起時,會非常開心,但是和對方家長在一起時,特別開心的,這樣的孩子他是很少會在學校表現出對對對方家長的一種態度的。
4、孩子回家后不想寫作業,寫作業的時候又是想玩一會,或者是想做一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情,那么他們的家長就要注意了,孩子可能早戀了,或者是結交一些不好的朋友,經常吵著做一些偷東西,開始的時候父母還能控制住,但是之后孩子就會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在學校里又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回到家里又不敢或者說一些行為就是逃學,在學校里面他們也不會和老師交流,他們的朋友比較少,在學校的話更不會交到真心朋友,慢慢的就會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在學校里面的話越來越少,所以孩子就會越來越沉默,在家里也會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會厭學,根本原因是什么?
1. 父母只顧著賺錢,孩子缺少陪伴
很多的父母每天都忙于工作,只顧著賺錢,對孩子的陪伴也是很少的,當孩子需要的時候就會直接給孩子提供,而且經常性的逃避孩子,這樣的做法無疑是把孩子推給了父母,當孩子不想和父母交流的時候,他們把孩子推給了網絡,這是不爭的事實,孩子在父母身邊感到很無聊,這時候孩子的選擇就是在網絡中,讓自己找到存在感。
2. 父母長期缺乏溝通,孩子缺乏安全感
很多的父母平時對于孩子的關心程度不甚高,在他們看來,手機就是一個能讓自己不用擔心的物品,只要自己的孩子不哭鬧,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忽略掉孩子,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會讓孩子內心感到十分空虛,從而導致孩子很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
3. 孩子沒有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心理壓力過大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面對父母的詢問時,孩子會表現出來很不耐煩,并且父母還會覺得孩子太矯情,而放棄了解情況的機會,長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更加的缺乏安全感。
4. 孩子沒有玩手機的機會
孩子的自制力是非常的差的,因此,在他們心里出現了一些玩手機的想法時,父母不要一味地拒絕孩子的要求,在孩子不玩手機時給孩子一些獎勵,讓孩子產生對玩手機的興趣,讓孩子覺得自己在這個游戲里面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是在游戲里面沉迷。
5. 孩子玩手機是因為缺少陪伴
其實很多孩子會在游戲里面尋找自己的存在感,但是父母卻沒有給予孩子一些高質量的陪伴,導致孩子沉迷手機的也有很多,父母們應該要明白這個道理。
如果孩子不喜歡父母們的陪伴,就會直接選擇在游戲里面尋求滿足,而手機里的游戲畫面也會讓孩子們很興奮,所以說如果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獲得父母足夠的陪伴的話,他們就會從游戲里面去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