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么老是不聽話?
小歡喜的媽媽、大額的爸爸、還有一只頑皮的大貓總是如此讓你頭痛。
就像《小歡喜》里的媽媽一樣,她是在把孩子裝進垃圾袋后大哭大鬧,哭累了才肯出來喝水,搞得家里雞飛狗跳,在這樣的壓力下,小歡喜甚至變得歇斯底里,每天都活在“孩子的壓力”之中。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而這樣的媽媽,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能讓孩子感受到壓力,只是,這樣的媽媽不可能讓孩子也感受得到,長期以往,孩子會變得越來越“笨”。
有這樣一個故事:
美國一名心理專家調查了一些父母,他們的孩子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笨”,那就是反應非常遲鈍,說話時聲音比平時聲音還要低,總是比其他孩子更大聲。
但是,醫生只發現了這一種現象,叫做“反應過度”。
當時,美國的醫學專家也進行了研究,發現這種情況在低齡兒童中很常見,甚至在青春期時也經常出現。
原因就是,這些孩子“反應過度”。
在《美國醫學雜志》的一項最新研究中,學者研究人員對300名進行了4年的隨訪與跟蹤研究。
最后發現,那些經常被吼罵的孩子,他們的大腦中“杏仁核”水平會升高,而那些經常被吼罵的孩子的海馬體中的“杏仁核”水平則會降低。
也就是說,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孩子容易變得懦弱,遇到事情時,他們也會不自覺地傾向于用吼叫的方式。
03
吼叫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比這3種傷害還要大
父母的語言暴力,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遠超過語言暴力
1、讓孩子變得內向
吼叫會讓孩子變得內向,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往往變得越來越不愛與人交流。
喜歡逃避,不喜歡與人溝通交流,而且每當被吼的時候,會出現兩種極端的反應,一種是孩子妥協,一種是孩子變得膽小。
從孩子的身上不難看出來,自卑怯懦的性格。
1、變得膽小
父母總是對孩子大吼大叫,那么孩子在接收到的就是,父母對自己的憤怒。長此以往,孩子們不敢在別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情緒,只能通過消極情緒來發泄,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越來越內向。
2、變得膽小
父母吼叫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長期生活在父母的吼叫中的孩子,他們性格就會變得膽小懦弱,唯唯諾諾諾。
3、變得不愛說話
孩子長期在父母的吼叫中長大,他們的內心會缺乏安全感,內心就會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不敢和別人說話,容易變得膽小內向,不愛說話。
父母的吼叫會讓孩子變得沒有安全感,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內向膽小懦弱,無法與人交往。
經常被吼罵的孩子,長此以往,性格會變得孤僻內向,不敢和別人交流,長大后也很難有出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模仿中成長。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性格和處事風格,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方式。如果父母經常吼罵孩子,會讓孩子誤以為,是自己的行為導致的父母不愛自己,繼而導致孩子也會變成一個脾氣暴躁的人。
父母們的吼罵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笨,因為父母的吼罵可能會讓孩子變成不敢表達自己的內心,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變得越來越自卑懦弱。
父母們的哪些行為會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
1.吼罵孩子
父母們本身就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就算是孩子做錯了一些事,父母們也會對孩子大吼大叫,并且大聲責罵。
父母們這種行為習慣會對孩子產生以下幾種影響,
1.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越來越暴躁
父母們對于孩子的吼罵會導致孩子們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差,對于孩子們的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暴躁。
2.會讓孩子變得孤僻
父母們吼罵孩子,會讓孩子們變得越來越孤僻,不敢和別人相處,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