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孩子快速度過分離焦慮期?
有沒有什么方法能夠幫助孩子快速克服分離焦慮?
今天的小編就跟大家講一個我親身經歷過的案例。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昨天我們和幾個小朋友一起參加,我看見幾個小朋友好不容易等上了幼兒園,又要去上幼兒園,哭得非常厲害,趴在地上哭,媽媽抱著他,媽媽在旁邊陪著,但媽媽也是頭也不抬地離開了,結果小朋友哭的很厲害,媽媽坐在旁邊的小朋友,在一邊繼續看著,很有意思。媽媽突然想起來曾經看過的《再見,小壞蛋》,她問小朋友,那我們一起玩怎么樣?
小朋友們想了想說,自己也想玩,然后就玩起了玩具。
我想大家都知道,玩具對孩子的吸引力很大,我們大概是從孩子3歲開始玩的,我們之前一直把它當作個玩具,而孩子玩的時間最多就是這幾個時間,所以孩子對于很多事情都是無意識的,也是沒有自控能力的,所以經常會看到有的小孩因為父母不讓玩手機,直接跳樓自殺或者殺人,更甚者,還會有的孩子因為跟父母長期分離,得不到父母的關愛,甚至是沒有安全感,所以就會選擇離家出走,一走就是幾個月。
小編說
我們家長是不是應該給孩子多一些陪伴,不讓孩子玩手機呢?
是的,我們都知道,只有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但是我們卻往往忽略了陪伴的重要性,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了手機的使用,要么就會讓孩子變得不可收拾,要么就會讓孩子養成一回家就抱著手機,手機聊天的壞習慣,所以,如果你想讓孩子改掉玩手機的習慣,那么父母首先就需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遠離手機,因為當孩子小的時候,他是很難管教的,而且父母的行為往往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要有意識的遠離手機,如果有更好的辦法的話,可以多陪孩子玩一些親子游戲,或者是帶孩子出去游玩,讓孩子在現實中去感受一下自然,還有很多的積極因素,這樣就可以在孩子想放棄手機的時候,給孩子更多的動力。
想讓孩子乖乖聽話,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它總是有解決辦法的,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也是非常適用的,我們也可以通過游戲,跟孩子來實現一些協議,同時,讓孩子能夠慢慢的掌握自己的手機使用時間,以此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我們要相信孩子是好孩子,相信我們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就怕孩子以后會玩手機成癮,到底該怎么辦呢?
濟南大千教育專家:
1、家長不要過分控制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迷戀手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們太過于渴望得到認可,如果家長對孩子過于強勢,反而會引起孩子的抵抗情緒,他們總想用更強大的力量去打破現有的現狀,而手機帶來的滿足感,就成了他們用來維系自己心理的一種方式。
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嚴格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不要讓孩子有任何的自由,以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2、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興趣愛好能夠給人帶來很大的支持,比如運動、音樂、繪畫、舞蹈等等,都能夠讓孩子的興趣愛好變得廣泛,因為對孩子來說,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更有激情,才能在學習當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因此,家長要為孩子培養一些興趣愛好,鼓勵孩子學習之后從中獲得成功,這可以給孩子很大的自信心,同時,也會讓孩子在學習之中找到快樂,找到自信,也能夠鍛煉孩子的學習熱情。
3、培養孩子學習的意志力
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思想,都有著自己的喜好,但是如果沒有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就很容易導致失敗,這就要求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他能夠讓他從內心里面思考問題,從而去戰勝困難,這就是意志力的體現。
所以說,家長要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入手,幫助孩子養成堅持的習慣,培養孩子的意志力,讓孩子慢慢的進入到學習的狀態,這樣才能讓孩子主動的去學習,那么孩子的堅持,就會大大的避免很多的問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