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孩子有分離焦慮
3歲孩子情緒強烈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篇文章寫到這里我大概是太明白了分離焦慮的孩子。
一、分離焦慮的孩子如何應對
3歲孩子
1.情感穩定
:
能夠很好地表達,從父母言語中獲得安全感,以及對他人情緒的尊重。
2.自我意識
: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用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想要表達自己的意愿,非常的“自私”。
3.情緒問題
:孩子哭鬧、撒潑打滾、摔東西等行為,都是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
其實,入園焦慮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給予足夠的耐心,理解他們的情緒,陪伴他們渡過難關。
很多家長往往采取以暴制暴,對孩子的情緒不理不睬,也不給孩子發泄情緒的機會。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的第一反應可能是讓他停下來,或者罵罵孩子一頓,而不是從情緒中走出來,讓孩子盡情地宣泄自己的情緒,這時候孩子的內心是非常焦慮的,因為他們會覺得父母無法理解他們的情緒,其實有時候只是因為他們想發泄出來。
父母們在孩子出現情緒的時候,不能采取硬碰硬的方法,應該從根源上去解決問題。
1、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有利于幫孩子舒緩情緒
當孩子們有情緒的時候,家長要適當地鼓勵孩子,讓孩子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也能鍛煉孩子的抗壓能力。
2、父母要以身作則,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孩子們的想法很多時候還是很單純的,但是對于家長來說,要想讓孩子改變這種情況,也需要借助于孩子的模仿。
所以,當家長們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學會反省,去理解孩子,而不是一味的責怪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叛逆。
3、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家長們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要總是糾結于孩子的問題,自己卻沒有發現孩子的問題,也不知道問題的根源在哪。
所以,家長們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多給孩子一點時間,就能夠讓親子溝通變得更加順暢。
4、多用鼓勵,少用“批評”
當孩子和自己的朋友、同學鬧矛盾了,或者和老師有矛盾了,或者是受了委屈了等等,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的這些表現不夠勇敢,其實不然,他們在學校里面受到的委屈,在家里他們能夠接受,并且還能夠體諒解,但是,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比較敏感的,一旦他們感覺自己說什么,孩子就會頂嘴,甚至還會跟自己的父母做對戰。
這時候家長就要格外地注意,一旦孩子出現什么不妥的舉動,家長就要及時地引導孩子,避免出現類似的情況。比如孩子晚上睡覺時間不睡覺,那么家長就可以用鼓勵的方式讓孩子說出自己心中的擔憂,給孩子做一個可以喘口氣的安慰。
這個時候孩子的內心是非常的有安全感的,他們在外面可以通過自己的語言去感知這個世界,但是家長卻忽視了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周圍的一切都不能帶來安全感,所以孩子就會一直處于一種不安的狀態。
那么家長該怎么辦呢?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讓孩子有安全感呢?
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記得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正確的方法是對孩子說,這是你自己玩好的,爸爸在聽好消息呢,因為爸爸在認真地聽你說。
比如說孩子不想和你聊天的時候,你就可以直接問,寶貝,你今天在學校過得怎么樣啊?有沒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呀?或者說,爸爸一定要好好地聽你說啊!要把你的心里話說出來,你就知道你的孩子想什么了,要把你的思想境界打通,把你的格局跟你的知識面越隔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