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累到崩潰的句子孩子不聽話,老公累到不行,網友調侃到“如果我有一個那么活潑外向的女兒,我想他也不會撂挑子。”
對于“不聽話的孩子”,爸爸媽媽雖然不提倡“逗小孩”,但是這和“逗小孩”是沒有直接關系的。
小孩不聽話,主要和家長有這些行為有關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不聽話
許多孩子被家長帶到家里來玩耍,但是面對孩子時卻一言不發,在多數情況下,孩子都是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玩耍。
不聽話,爸爸媽媽難免會生氣,覺得孩子不聽話,不懂事。但是仔細觀察這些表現,你會發現這些表現在孩子身上都有,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些表現都是正常的。
◆孩子為了要引起你的注意,故意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比如孩子突然要把家里弄亂,當你發現后,你會很生氣,甚至會訓斥孩子不懂事,不讓他做這做那。孩子想要引起你的注意,結果可能會讓你的火氣上來,但如果你想辦法讓孩子順從你,那么孩子就會明白,你是認真的,如果你不聽他的就會更加失去理性。
所以,要讓孩子從父母的身上學習到更多的正面積極的東西,并且讓孩子知道這些正面積極的東西是爸爸媽媽給不了的。
◆“總跟我念叨個沒完沒了,煩死了!”
有些家長喜歡不停地嘮叨,事實上,重復、強調、批評只會讓孩子產生反感。
記得之前,有一個新聞上了熱搜,一個十來歲的男孩,因為媽媽總是對他各種指責批評,一度患上了抑郁癥,上了一個月之后,爸爸辭職了。
爸爸一個月才回家一次,不僅沒有賺到什么錢,還經常被媽媽批評,結果孩子崩潰了,就想離家出走。
這個爸爸沒有給孩子做榜樣,導致孩子得不到愛和關注,缺愛,心理缺失,是很多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
但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往往是來自父母自身的耳濡目染。
就像《小歡喜》中的方一凡爸爸,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就是反復無常的嘮叨,只關心學習,看不到孩子的快樂。
女兒喬英子本來喜歡天文學,有想要考南大的愿望,爸爸卻說:“你只要開心就好。”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更加會自卑,因為他們總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認為是可以自我肯定的。
當他們面對人生的困難時,會感到迷茫、彷徨,缺乏安全感。
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焦慮、敏感,自卑,甚至抑郁,覺得活著沒意思,也會變得孤僻,沒有自信,這樣的孩子即使遇到挫折又怎么能幸福可言呢?
所以,爸爸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幸福。
04 作為“熊孩子”的爸爸,會不斷用暴力解決問題嗎?
不少爸爸都認為,自己是愛孩子的,是想讓孩子聽話,甚至會給孩子打上一套“三流的教育”。
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孩子不聽話,才是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01 不聽話,是“熊孩子”的表現
男孩東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上課不聽講,作業也不寫,
爸爸就給他定了一套“目標”,但是,上初中以后,東東對學習的態度越來越差,爸爸說:“沒關系,這次的目標是從倒數第一名改成第一名。”
兒子對學習的態度變得非常消極,每天不上進可要看到他的愁眉苦臉,要不然就是在家里面大吵大鬧。
哪怕在去上學之前,東東的爸爸都會在門口對兒子說:“你要是考不好,就別去上學了。”
東東說:“但是考試的時候,我考了倒數第二名,我就不去上學了。”
爸爸的話像一個硬幣一樣,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孩子說:“每次爸爸讓我去上學時,我就想,我可以不上學嗎?”
爸爸說:“你可以不上學嗎?你可以在家里看電視、玩游戲、看小說、聽音樂……………”
但是東東的想法卻是:“我想上學,我可以放學回來,讓爸爸帶我去游樂場、吃好吃的、幫我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