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高三了還是不聽話怎么辦?
孩子上高三了還是不聽話怎么辦?
這是個很普遍的問題。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家長為什么會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到這么焦慮呢?
高三學習已經很緊張了,如果孩子在學習上出現了問題,家長該如何處理呢?
下面是一位高三家長給我的留言,這位家長的留言讓我印象深刻:
“我家孩子今年高三,最近天天睡兩個小時,起床也是睡到下午三四點,然后催促他學習,但是越催他反而越不想學習,現在特別逆反,在家誰的話也不聽,說急了就跟我吼,我該怎么辦?
”
我回復這位家長:
“老師說了,孩子心理出現問題,有些其實是情有可原,但是需要你做到點到為止,該批評就批評,該帶情緒就帶情緒,而不是去批評。
”
很多時候,家長以為孩子不聽話,所以只是任性,但是家長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你生氣并不是只有憤怒的時候才會有情緒,而是你生氣的時候你也會有情緒。
此刻,不要去反駁,不要去對抗,對抗不能解決問題。你先去感受一下孩子的內心感受,讓自己冷靜下來,待到自己冷靜后,再和孩子溝通,效果會更好。
這樣,等孩子情緒平復了,你再和孩子談。這個時候,孩子的情緒才會緩和下來。
5.當孩子情緒穩定后,與孩子交流。
當孩子情緒平穩后,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切忌急于求成。你可以先聽聽孩子的想法。
當孩子情緒平復后,你可以說,因為你剛才的行為,誤會了你,我很理解你。
但更重要的是,你要讓孩子知道,你是站在他這邊的,是真正地為他著想,希望他可以快樂地成長。
這個過程,父母要給孩子以身作則。
因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有的時候,孩子的行為其實就是父母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
前兩天我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特別感動。
一個小男孩在大街上跟媽媽吵架,因為被媽媽批評,然后就憤怒地走到大街上,對著媽媽喊:
“你看你把我兒子害死了。”
可媽媽卻不依不饒,并且非常堅決地告訴孩子:
你還這么小,不應該這么大聲,太丟人。
在你這么小的年紀,就學會了頂嘴,你這是不尊重他的表現。
所以媽媽就要把你擋在街上,讓你接受懲罰,接受批評。
這種方式屬于冷暴力的一種,但卻給孩子的心理埋下隱患。
甚至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傷害,一輩子都難以治愈。
3、“冷暴力”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如果父母對孩子冷暴力,那么孩子可能就會認為,自己在父母眼中,還不如一個人,自卑,甚至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不愿意信任別人。
有研究表明,經常遭受冷暴力的孩子,會產生更加嚴重的心理問題。
因為父母對孩子冷暴力,孩子就會認為,自己讓父母吵架,甚至是動手打人的行為,是對自己有傷害的行為。
孩子漸漸長大之后,就會有自己的一套行為模式。如果父母沒能時刻關心自己,孩子也會做出不孝順的舉動,想要通過這種方式讓父母高興。
長時間以冷暴力對待孩子,就會產生以下這些心理問題:
1、自我封閉
面對孩子時,他們經常因為一些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的小事而放棄,失去對父母的信任。
所以,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并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所傳遞出來的感受,并告訴他們,自己為什么會生氣,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理解的。
2、影響親子關系
孩子在父母眼中是孩子,是父母的全部,對于父母而言,他們只要滿足孩子的愿望,他們就會覺得自己的想法很重要,因此不論什么父母都會滿足孩子,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有存在感,因此也會變得更加的有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