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導不聽話的成年孩子?
今天上午,鄰居跟我說起了一個難題,他家兒子一直在學校里沒上過什么學,還沒滿兩歲,有一天老師給他們說,孩子在家最近表現好像很叛逆,上的課就好像聽不懂,上課注意力都很難集中,問我是怎么教的。
我問他,你說什么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鄰居說:“當我管教孩子的時候,我就會開罵,有時氣急了還會打孩子。”
我說:“你怎么能這樣對孩子呢?”
鄰居說:“我管教孩子是為了他好呀!現在他還小,不能管得太嚴。我說的太嚴,他不聽,非要我動手,才會聽。”
我說:“那你就反著來吧,他剛才聽到你的話,他其實聽不到你的話,他并沒有按照你說的做,所以他才會和你對著干。”
鄰居說:“他正值青春期,他什么都不懂,我對他管得不嚴,他自然就和我對著干了。”
鄰居說:“你說的太嚴了。我們也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所以他也總想對著你說,為什么你那么做,你卻不聽?”
孩子委屈地說:“為什么,你卻說我不聽你的話,總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呢?我有時候不想讓你為我做事,也不想讓你為我學習。可是有時候我也不想讓你為我做事,不想讓你為我做事。”
這就是父母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我們不能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當孩子的想法與我們成人的不同時,我們可以問問他,如果有人對我們表達出這樣的評價,我們會覺得怎么樣?
他會覺得自己很差勁,沒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別人放在眼里。
這個時候,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我們一直站在他的角度去想,并不是他的錯,我們不理解他,他覺得我們和他是“同類”,不再是“無話不談”的“朋友”。
所以,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請你放下手機,關上電腦,拿起書本,放下工作,用讀書,讀孩子喜歡的書,讓孩子感受到來的世界,直到他和你一起。
他的父母會經常講故事,講完了之后,自己再講,而且沒有經歷過任何形式的講。只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就把一個人精神狀態的破壞力給消滅了。
希望能用有趣的故事,把孩子從“被動”的世界引導出來。
第二個故事:
第三個故事:
孩子吵著要媽媽給她買玩具,可是媽媽對她說:“如果你乖巧,我給你買玩具。”
那孩子不高興了,開始在地上打滾哭鬧,如果媽媽繼續給他買玩具,他就坐在地上打滾哭鬧。
等媽媽拿起孩子的玩具,孩子說:“媽媽,這個玩具已經超過了我的玩具,我不要!”
媽媽的反應是:“跟媽媽不買玩具,就是不乖,就是要這個玩具!”
其實,孩子的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被動”接收,沒有太多的邏輯思維能力,
被動接受的結果就是只有吼叫,或者是只有崩潰,卻沒有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想要孩子更好的度過這個階段,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學會和孩子一起看書,陪孩子閱讀。
其次,父母應該告訴孩子,手機可以玩,但要有節制。
最后,允許孩子適當玩手機,和孩子約法三章,使用手機的時間段,家長把控。
03
對于孩子玩手機的需求,家長要及時滿足
當然,滿足孩子玩手機的需求之前,我們必須要和孩子一起商量一個方案。
手機畢竟是工具,而不是玩具。讓孩子完全杜絕手機是不可能的,但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
有些事情,孩子能夠自己做到,對他來說是進步,也是成長的標志。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過早地替孩子去接觸手機。
如果孩子對手機好奇,家長可以趁著孩子不注意的時候,悄悄的把手機藏在孩子找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