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跳跳媽媽談教育
在國外名校留學有被退學風險,且留學海歸身份不再吃香,那么,留學生身份含金量已不如國內985名校畢業生?

自2019年疫情開始,我國已然成為了全球最安全的地方,為保證自身安全從前有留學想法的學生,都重新做了人生規劃,高校留學率下降了不少。
不過一些對外貿易、小語種語言等相關專業,必須要出國留學擴展專業維度,才能有實質性的學習經驗,把專業實力真正發揮出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有部分高校生要出國留學。
對比國內外的高考制度,我國顯然是更嚴格的,原以為通過高考檢驗的留學生,走出去去到別的國家學習,也會有一定的學習優勢,實則不然,從大數據來看退學率非常高。

中國留學生“退學率”高達25%
國外大學制度與國內有一定的差異性,實行“寬進嚴出”的制度,80%的學生都有機會進入高校學習高等教育知識,但是想順利拿到大學畢業證堪比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從數據來看,劍橋大學的畢業率還是非常高的,高達98.3%,也就是延畢或者退學率僅為1.7%,看來名校的學生都非常自律,幾乎沒有被退學或者延畢風險。

與劍橋位于同一城市的倫敦城市大學,就沒那么高的畢業率了,高校畢業率僅為74.7%,退學率+延畢業率接近20%了。
華盛頓大學的畢業率也不低,歷年的平均值在92%左右,退學率也就為8%。
排名靠前的高校,退學率最高的專業當屬計算機專業,高達10.7%。排在第二名的則是廣告和新媒體相關專業,退學率為7.3%。

這兩個專業都是我國學生最愛的商科,由此可以推算出,我國留學生在世界高校中的退學率并不低,某國外媒體曾公布過一組數據,有8000名中國留學生未能成功畢業,占留學生總數的3%,中國留學生退學率也達到了25%以上。

什么原因導致中國留學生退學率高?
雖然上述這組,關于中國留學生退學率的數據存在爭議,但是部分留學生未能順利拿到畢業生的現象,確實是存在的,導致退學率較高的原因有三。
一是一些學生把留學當做退路:
留學的隊伍中魚龍混雜,其中不乏一些在國內高考考不上本科的學生,家庭經濟條件不差,愿意拿錢買證,這樣的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態度也不好,出國留學完全就是混日子,自然有一定的概率拿不到畢業生,上學期間表現太差很可能就被退學了。

二是不同的大學管理制度:
上面我們也提到了國外大學是“寬進嚴出”的管理制度,畢業要求非常高,不滿足條件是很難順利畢業的。
而且國外高校的GAP是不可逆的,平時的測試、出勤、論文的不達要求,想通過期末彌補是不現實的。
國內的大學制度正好相反,以期末成績為主,所以大多數學生都是臨到期末開始努力,留學生如果也是這種學習狀態,被退學的幾率非常大。

三是語言成為了最大的阻礙:
語言是留學生的第一大阻礙,很多留學生雖然托福成績過關了,但是口語不過關,上課連最基本的老師講什么都聽不懂,自然也就學不明白,長此以往下去,學習狀態出現問題,很有可能被退學。

以上三點就是中國留學生被退學的主要原因,有些是無法改變的,所以有出國留學想法的學生一定要慎重,覺得自己能克服這些困難再做最終決定。
況且如今的海歸留學生并不吃香了,一些企業寧要國內985名校生,不要海歸留學生。
海歸變海帶,不吃香了?
下圖是2022年廣東省和平縣人才引進資格審核名單,可以看到哈佛大學、英國考文重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海歸留學生,都甘愿報考小縣城的公職崗位。

下圖是2022年中國石油招聘名單,其中也不乏全球名校學生,包括耶魯大學、曼徹斯特大學等等。
這些曾經不可一世的海歸,如今回國競爭普通的公職崗位,讓人唏噓不已,難道說海歸不值錢了?

隨著時代推移,我國高校不斷發展,目前清北已經成長為,在全球高校中有一定地位的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并不比國外名校差。
而且國內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更符合國內企業人才需求,所以現在企業招聘并不看重海歸了,甚至比起海歸更喜歡國內名校生。

今日話題:
你覺得國內985名校畢業生和留學生哪個含金量更高?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