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沒有好的辦法怎么辦?我們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有時候我們教育孩子不聽,孩子也不聽,其實不是孩子不聽我們的,而是我們父母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聽我們的話,不聽話,就是這個道理。
很多父母可能對我們說,我也不知道我說什么,但是我是一個講道理的人,我說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怎么做。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是我們作為家長,有沒有告訴過孩子應該怎么做?為什么要這樣做?怎么做?而不是告訴孩子應該怎么做?
比如,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我們告訴他,你今天的作業是抄的,等你抄完了,媽媽給你看。
孩子不想寫作業,不想吃飯,
我們告訴他,不吃就不吃,等你吃完飯之后,我們再寫另外的作業。
孩子想看電視,我們告訴他,你要先寫完作業,然后再看電視。
但是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我們沒有把電視關掉,只放了密碼,孩子拿起作業就想看,于是我們就告訴他,寫完作業,我們才能看電視。
結果卻不管怎么磨蹭,孩子就是不肯做,我們很著急。
于是我們就告訴他,不做晚飯了,吃完飯以后,我們就去看看電視。
結果孩子一進門,就開始看電視了。
我們當時也沒有在意,心想,孩子反正餓了,就讓他吃完了。
過了一會,孩子吃完飯后,我們又陪孩子去了客廳看電視。
我對孩子說:“你看電視的時間已經很久了,吃完晚飯以后,我們再去看看書,好不好?”
孩子說:“好。”
我們到了客廳之后,他就開始看電視了,而我呢,還是沒有去陪他。
過了一會,我在廚房洗完盤子的時候,出來一看,發現他正在看電視,我就去看書,我說:“還看電視?”
兒子說:“我不看書。”
我說:“我看書看的時候,你陪著我。”
結果他不情愿的把書放在了書架上。
那天,我和兒子一起看書,他把書一個字也沒看進去。
而我就坐在旁邊陪著他,但我一邊看一邊看,并沒有及時地回應他。
過了一會,他對我說:“媽媽,你看那本書好看,我也想看。”
我對他說:“好的,你先看完這本書,我們來談談看書的事情。”
于是他就開始自己找書,把看書這件事也找出來了。
孩子開始看書,我們就可以適當地給他一些指導:你看這本書對你有什么啟發?
而不是直接告訴他:你是個笨蛋。
你需要更多的肯定,來幫助他積累更好的經驗,比如:
你看這本書,讓你發現更多有趣的東西,你喜歡這本書嗎?你覺得作者為什么那么喜歡?你將來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你認為故事里哪個人物有什么特點?
你最喜歡的故事里,哪個故事你印象最深刻?
………………………………………………………………………………………………………………
總之,通過好奇的對話,孩子能更好地理解故事里的主旨,故事情節的發展趨勢,并且能從故事中獲得靈感,有利于孩子的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
四、鼓勵孩子敢于質疑
父母都希望孩子敢于質疑,而且對于孩子的質疑,我們都不要去打擊他,要鼓勵他敢于質疑。
《家有兒女》中,劉星的媽媽就非常的喜歡鼓勵孩子的質疑。劉星說,他打碎了杯子之后會有一個聲音響亮的聲音告訴他“不要問我,我不知道”,所以他不想再去嘗試。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一味地去給孩子扣上各種各樣的帽子,也要鼓勵孩子去發現探索,我們可以用鼓勵的語言引導孩子勇于嘗試,但是要給孩子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不強求孩子自己去嘗試,在孩子獨立完成之后,給予及時的認可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