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愛我的孩子可他不聽話怎么辦?你能不能跟他說話,怎么能聽我的話呢?我怎么能這么說他呢?孩子都步入了青春期,我能不能說他?我說他就總是跟我對著干,還一副不耐煩的樣子,讓我怎么放心?
孩子都這么大了,你還這么嘮叨。我想這個孩子會覺得很煩,他自己有話也不會和你說。你要這樣的說教太心煩了,他不想和你說話了。
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最難的就是要學會傾聽。你的孩子正在和你說話,但是你只是聽,并且和他說幾句話,你在說什么?他在想什么呢?你是不是走神了,或者在聽他說什么呢?你在聽嗎?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2、如何面對青春期的孩子?
首先,學會傾聽。不要總是打斷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總是希望自己能夠擺脫父母的控制,想要獨立,不受管教。這個時候,父母如果總是去打斷孩子,根本無法控制孩子,孩子的逆反心理會加重。所以我們需要把孩子當成人一樣去看待,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理解孩子,不要總是用自己的想法去壓迫孩子。
其次,學會和孩子相互尊敬。
和孩子相處,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一個民主的家庭氛圍,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
還記得那個23歲的男子陳美齡嗎?她因為不滿18歲的兒子一直夢想成為一名作家,所以她以寫日記的方式來記錄自己和兒子的關系。
于是她就在兒子面前把女兒當成了朋友,相互幫助和了解。女兒長大之后,她也會像她一樣經常和兒子分享自己讀書的樂趣。
女兒會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就像朋友間一樣。
三、和孩子一起閱讀
《少年說》中,有一期節目中,一個男孩對媽媽說:“媽媽,你每天晚上陪著我看書嗎?”
媽媽很高興地說“當然!”
但當兒子問媽媽,你每天晚上陪孩子看書嗎?媽媽回答說:“看書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希望你回家以后可以在客廳看書。”
當兒子問媽媽,你為什么陪著我看書,媽媽說:“因為我希望你以后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能夠自食其力。”
其實,無論是誰,生活中都離不開父母的關愛和陪伴,孩子遠比父母的陪伴,重要。
在《少年說》中,五年級男孩浩浩然對著臺下的媽媽喊道:
“媽媽,你知道嗎?我曾經在學校里跟同學打架,被老師請家長,被同學打了無數次,直到我最后實在受不了,才回家。”
而他之所以能夠受得了媽媽的關愛,不是因為媽媽無私的愛,而是想驗證他的話能不能對他造成傷害。
在這位媽媽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他的態度是潛移默化的。
當浩然說了這樣的話,有時候是因為父母過于復雜和事情,他都會意識到這樣做父母沒有尊重他,沒有尊重他,所以才會如此暴躁,最后變成這樣的。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管是做家務還是教育孩子,父母都要有一顆換位思考的心,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千萬不要以成年人的角度去要求孩子,學會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學會尊重孩子,讓他能夠獨立面對未來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