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投射焦慮怎么辦?答案是:給孩子創造輕松的家庭氛圍。
大多數家長從對孩子的過度關注開始,當孩子感到焦慮,或者無法承受的時候,往往會轉化為對孩子的“過度關注”。
前不久,杭州一個孩子和媽媽的“乖寶寶”相依為命。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媽媽可以用語言創造出那些未經證實的真實狀態,每一次母親都需要在孩子的每一次行為中,盡最大的努力去喚醒孩子。
案例:
歡歡從小聽話乖巧,成績也不錯,父母對她是很放心的。
但是到了小學三年級,歡歡突然變得情緒不穩定,經常偷偷用手機和父母聊微信,作業不按時完成。
媽媽對歡歡進行了嚴厲批評,同時也進行了家暴,甚至打罵。
爸爸和媽媽多次的溝通失敗,但是歡歡都是邊哭邊寫作業。
爸爸對歡歡的打罵也越來越暴躁,后來,父母發現歡歡的成績開始下滑,學校給歡歡辦轉學手續,卻歡歡竟然因為成績下滑而被學校勸退。
其實,歡歡的成績也不是很好,只是父母認為歡歡有些品行不好,對她的管教方式過于嚴格。
在父母的嚴厲管教下,歡歡確實學會了克制自己的行為,上課認真聽講,課后自覺完成作業。
而歡歡之所以一落千丈,就是因為父母的過分嚴苛。
由于父母過于嚴苛,孩子也就會很難建立起對于學習的正確認識,認為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便因此而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所以,當父母逼著孩子學習時,很容易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感,有的孩子還會出現一種逆反心理,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
但是家長卻沒有想過,孩子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當孩子不理解知識,或者不能用正確的方法去學習時,自然會厭學,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1、多陪伴孩子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與關愛,讓孩子更加喜歡學習,而不喜歡學習。
很多家長在孩子不喜歡學習時,直接把孩子送到補習班,或者直接給孩子去“治療”,這會讓孩子的感受總是不被重視,從而產生抗拒心理。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首先要自己發現孩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多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如果發現孩子有做錯題的情況,要及時的糾正孩子,引導孩子學習,避免出現厭學的情況。
2、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當孩子有了學習的興趣后,他對學習會有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因此學習才能真正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從而真正能夠主動地去學習。
家長們可以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之后孩子會主動的學習,不會出現厭學的情況。
3、鼓勵孩子
當孩子有了學習興趣后,家長們也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和鼓勵,可以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不要吝嗇表揚和鼓勵。
家長們要學會發現孩子的天賦,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有學習的動力,喜歡學習,喜歡學習。
4、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很多厭學的孩子,往往是由于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罵,同學的嘲笑,學會了悲觀絕望,對學習充滿了恐懼心理。
因此,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厭學情緒,不能用成績去衡量孩子學習能力的好壞。
可以在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時,引導孩子,要從學習中找到成就感,增加自信心,孩子就會越學越喜歡老師,就會越學的更投入,學習的勁頭也會越來越足。
5、孩子的問題是和家長有關系的
孩子的問題,最終的解決辦法,還是要回到家庭,親子關系。
孩子只有自己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真正想學,也是因為學習帶來的成就感,這樣,孩子學習才會越來越有勁,成績越來越好。
6、孩子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越應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