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少年心理咨詢醫(yī)院 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主任 心理治療師
1
你知道你家孩子的身體發(fā)生了什么嗎?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1
:開學前幾天,我去醫(yī)院,一進去就發(fā)現(xiàn)孩子手腕上幾乎全是割傷,那是在醫(yī)院。
我的內(nèi)心非常痛苦,也心有不甘,覺得孩子只是受了點皮外傷,沒有太過大的心理問題。
到了學校,我觀察到孩子站在校門口,臉上滿是帶血跡的,我心疼地問孩子,你怎么了?
孩子說,學校組織活動,要玩“過家家”,但是要參與,所以要穿上救生衣,好不好。
我告訴孩子,你肯定不舒服,不想穿上,是不是?
孩子抽泣不成聲,我把孩子帶回家,好好哄孩子,他沒哭也沒鬧,在那邊繼續(xù)抽泣。
我告訴孩子,你知道老師每天晚上都有布置了家庭作業(yè),回家要把它完成,不然還要寫一大堆作業(yè),而且你也要先完成作業(yè),不然的話,明天老師會批評你。
孩子說,那我再寫一個。
我說,為什么呢?
孩子說,這個爸爸說錯了,他覺得他自己做的不對。
我說,我們也做了很多作業(yè),你總是要當?shù)谝幻?所以第一名不一定要考第一名。
后來孩子認真寫了一份作業(yè),第二名也沒帶去參加,他回家后,看到爸爸對他態(tài)度惡劣,嚇得不敢說話。
我說,咱們約定好了,只要寫完作業(yè)就可以看電視,這樣的話,就沒有看電視的機會了。
我說,要不這樣吧,你自己想一想,等你以后天天都要看電視了,你自己都想不到和人家溝通,你對他說話,他跟你說話,他也不聽你的話,對吧。
那是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權威就已經(jīng)開始動搖了,孩子對權威不再有敬畏感,但是,還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
所以,父母只要拿捏好分寸,就能讓孩子心服口服,心甘情愿聽話。
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有權威感呢?
1、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環(huán)境
一個好的環(huán)境,對于孩子來說,對于他來說,不是什么好處,反而是一種壓力。
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房間里安裝了隔音墻,隔音墻是很多父母公認的,他們認為噪音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壓力,但實際上,這種壓力并不會因為環(huán)境的改變而消失,只會變得越來越大。
有一些孩子會因此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反彈”,會經(jīng)常性地制造噪音,來達到讓父母不得不聽見的效果。
所以,父母可以根據(jù)孩子的性格特點,為孩子提供一個能夠促使他們有自己做主的環(huán)境。
2、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
有些孩子喜歡看電視,是因為對電視節(jié)目特別感興趣。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特別專注于電視節(jié)目或者是紀錄片,從中汲取知識。
所以,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愛好,為他們選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書籍。
既可以跟孩子一起閱讀,也可以讓孩子通過這些書籍里的知識獲取更多的知識。
3、讓孩子多和其他人接觸
除了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讓他們從電視節(jié)目中獲得知識,還能讓他們從書籍中認識更多的人。
讓孩子多和其他人接觸,也能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樂趣,從而緩解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外出活動,讓孩子走出家門,在接觸外界的時候,孩子才會慢慢地放松眼睛,才會變得更加活潑。
3、 正確引導孩子看電視
現(xiàn)在很多家長在孩子看電視的時候,會一方面進行勸說,一方面自己也會玩著手機,根本無法完全控制孩子,所以,為了讓孩子不再沉迷電視,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正確的看電視,引導孩子正確的看電視,不要讓孩子看一些危害的電視,這樣才能讓孩子對電視節(jié)目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看電視有利有弊,看電視的時間和觀看的內(nèi)容也應該有所不同,不能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影響,所以家長們在給孩子觀看電視的時候,要注意給孩子安排一定的觀看內(nèi)容,最好是兒童觀看的動畫片,而不是兒童節(jié)目,否則,電視的畫面會產(chǎn)生傷害孩子的認知。
而家長們也要注意使用一些兒童頻道,在這些兒童頻道中,如《小豬佩奇》、《汪汪隊立長》、《小豬佩奇》、《超級英雄》等,看完后,讓孩子自己復述自己看到的故事情節(jié),再把故事情節(jié)講給自己聽,這樣才會對孩子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幫助。
3歲之后,盡量避免電子產(chǎn)品使用
如果孩子太小,還不能很好的控制使用電子產(chǎn)品的時間,也可以增加一些益智類的玩具,比如拼圖、積木、積木、積木、魔方等,在親子互動游戲中,也能學到一些兒童益智的知識。
比如,多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聽故事中的主人公的故事,體會到主人公的機智,表達自己的交際能力,最終塑造了一個完整的人。
4-8歲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