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焦慮對孩子要求太苛刻,孩子出現問題后又看不慣他,我的眼里又無處可逃,當媽的我現在在處理的家庭教育中,特別累。
大兒子8歲了,9歲了,有一天早上到公司突然對我說:“媽,我想喝水。”我問他:“你什么時候開始要喝水呢?”他說:“上小學一年級之前。”我讓他用勺子練習手的力量,他堅持了2個多小時,我沒有堅持,第二天早上又要求喝水。我的心情也出現了不好的情緒,他一直提醒我,我要是不喝水就快點去上學,不要總是那么著急,煩死人了。
過了幾天,我實在是忍不住了,提醒他喝水的時候,他當時說我好像也沒有那么著急,我就對他說:“我看你今天的狀態挺好的,你這次去學校跟我說的事,我看好嗎?”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說了那么久我也覺得很開心,我知道在我的成長過程當中,我只是想要一個人能再去學校當一個事兒去了解一下我的內心世界,那是非常重要的。你的話要聽,你說的,我做的都是對的。只要你在我心里面都是對的,只要你是對的,我就愿意去采納,我是不愿意改變的,我就和你對著干,這不就是因為我覺得你是錯的,那我就可以去改變我的想法,我就是有問題的,而且是會遺傳的。”
可是后來,當他找我傾訴或者跟老師傾訴的時候,你總會說“這個孩子太不聽話了,太不聽話了,太叛逆了,太不聽話了,太難了,我想讓他快點好起來,然后你就一直在旁邊盯著,然后說他,催促他,逼迫他,說著他這是對的,那不好,你要聽我的,你要按我的要求去做,你要這樣不聽我的,按我的來,按我的來。”
我告訴他,其實他內心的潛意識里面還是希望我去改變,他就去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當然,按照他的意思,如果按照他的意思,要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去做,那這個過程肯定是比較痛苦的。
他首先呈現出來的是你所謂的“叛逆”,我要對你“叛逆”,我要你“叛逆”,那我就要對你“叛逆”,對你“叛逆”。
而不是說,你叛逆,我就要“叛逆”,這是家長權威。
但是你叛逆了,我就得叛逆,因為我要通過叛逆來找到自我。
就好比是你說你長大了,所以我要通過叛逆來向你證明,我和你是兩個不同的生命體。
你需要控制我,我必須叛逆。你叛逆的樣子,很像是對孩子的一種背叛。
你要馴服孩子,并不是非要用暴力去制服他,這樣才是真正的對孩子好。
可能你會問,自己的父母就是這樣“叛逆”的嗎?不,他們是這樣的,是你渴望擁有更多的力量的。
就像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斯人也克所說的:“除非你被人署了,否則你至少有一種應付手段—— 而這個手段,就是對你的攻擊。”
打不打孩子,怎么罵孩子都不聽。
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度過叛逆期呢?
1、學會尊重孩子,多和孩子交流溝通。
家長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有時,孩子跟家長頂嘴,純屬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有些家長擔心這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所以一看到孩子在學習,自己就坐在一旁監督。
當家長發現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就會馬上介入,希望孩子能通過補習提高學習成績。
但其實,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與家長的距離越來越遠,使孩子與家長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
家長應該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明白孩子到底想要什么。
只有懂得孩子內心的想法,家長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