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孩子有開學焦慮癥怎么辦?
有孩子出現開學焦慮癥,一直在幼兒園被批評,面對即將到來的假期,更覺得不能接受,這就讓我感覺不太好了。
暑期因為疫情,在家整整半個月,孩子又變得情緒不好,平時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只有此刻我們才聽到他的真實感受,才知道他到底在害怕什么。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來,開學這天,孩子的英語作業寫得特別差,回家作業還沒寫完,就被老師批評了。
這讓孩子心里特別難過,他覺得自己很差勁,可能不僅僅是上英語課,其他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學。
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自己不知道怎么處理,就會產生一種很擔心的感覺,不敢給老師說,因為怕老師責罵自己。
現在,面對這些問題,當孩子想要和媽媽說的時候,卻被媽媽拒絕了。
孩子看到媽媽不理自己,就很生氣。
這就是不上學這件事,而造成孩子不上學的主要原因,有時候,家長也不能只是盯著學習成績,而應該更關心孩子是否是遇到了困難。
只有關心孩子的人,才能理解他孩子遇到的困難。
關注孩子,才能幫孩子解決問題
首先,孩子說:媽媽,我不想上學。
原因可能是孩子真的遇到困難了,或者是和同學發生了矛盾。
有時候家長只是聽到孩子說:媽媽,我不想上學,你就安慰我,至于這么多的原因嗎?
不知道孩子有沒有因為學習,或是考試成績而感到焦慮,家長應該多問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鼓勵孩子說出來。
孩子可能是因為覺得很壓抑,說不想上學了。
如果孩子是因為在學校里受到了什么委屈,父母要做的不是簡單粗暴的指責批評孩子,而是耐心的詢問原因,傾聽孩子的心聲,
必要的時候,需要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因為學習和考試相比,反饋式的方式更加能夠及時幫助孩子調整情緒。
3) 制定學習目標
有些孩子,曾經努力過,但收效甚微,每次努力都失敗,失敗之后,很容易氣餒。
父母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告訴他:一次失敗不代表什么,讓他重整旗鼓,繼續努力,就可以繼續前進,一直進步。
對于孩子來說,沒有學習目標就沒有動力,父母可以制定學習目標。
比如: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訂一對一的學習目標,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在每完成一個階段目標的挑戰性目標上,進行不同的獎勵,不斷激勵。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主動做一些事情。
比如:可以每天規定他的作業時間,或者根據他的學科選擇合適的學科,多花一些時間讓孩子去完成計劃的執行。
例如: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那么就跟他商量如何幫助他做好作業,訂正相應的學習任務。
在制定計劃的時候,父母要注意在旁監督,監督孩子,可以和孩子進行專門聊一些學習方面的事情,對孩子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用陪伴和鼓勵替代總是責罵,
當孩子覺得自己能夠做到,就會增加信心,讓孩子去完成。
最近我的成績下滑,很著急,雖然老師沒有批評我,但是我很懊悔,因為那天的作業沒有檢查,孩子沒有提前完成。
其實有的時候父母過于擔心,會直接幫助孩子改掉。比如:如果孩子不認真完成作業,就告訴他,如果你能夠認真完成作業就給他看電視,這樣會讓孩子為了“公平”而努力去改正。
而且在父母的鼓勵下,孩子會在心里暗示自己,我是最棒的,我是最棒的。
“催眠效應”是這個心理學效應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場景中很常見。
在父母的鼓勵下,孩子能夠越來越棒,面對困難時,積極樂觀的態度會給孩子力量。而在挫折時,消極悲觀的心態也會給孩子增加壓力,更容易使孩子陷入恐懼中。
這種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心理健康,還會導致孩子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所以,當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父母一定要做到積極引導,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最棒的,并鼓勵孩子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