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怎么樣?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老師想到一個黑板上貼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 從今往后, 電子產(chǎn)品‘要想我該怎么樣’”。她想了想,便向這位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您能不能用一些方法,既不傷害自己,也不讓孩子接觸到諸如此類的電子產(chǎn)品,對孩子來說有什么啟發(fā)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面對老師的提問,這位老師立刻回復說:“如果你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
不得不說,這樣的回答的確很“扎心”。
手機是把雙刃劍,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手機,是我們的永恒的課題。
就像哲學家狄德羅薩提抨擊過的一句話:“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么發(fā)現(xiàn)他們既不使用手機,也不用于游戲,而是使用它的人,只是使用者。”
手機帶給我們的便利的同時,也帶給我們孩子的傷害。
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使用手機呢?
建議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規(guī)則。
什么時間是可以玩的?什么時間是不能玩的?制定規(guī)則后,必須遵守,如果違反規(guī)則,父母要承擔相應的懲罰。
1、制定規(guī)則可以,但要讓孩子遵守
有一次,妞妞放假了,特別想玩手機。妞妞妞特別想玩手機,于是她媽媽說:“媽媽給你兩個半小時,你自己去玩吧,我去寫作業(yè)”。
妞妞妞聽后,非常開心,立馬停止了哭鬧,跟媽媽去玩了。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把手機當成了一個計時器,在孩子玩手機的時候,計時器叮當響,孩子心里想:“還有兩分鐘,我還可以繼續(xù)玩,還有一分鐘,我還想玩兩分鐘?!?/p>
如果時間到了,孩子還不放下手機,這時候媽媽可以拿出手機對孩子說:“如果你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放下手機,我給你玩10分鐘”,孩子聽后,開心的答應了。
通過這個方法,家長可以在玩手機的時間里面,要求孩子一定要放下手機,但時間到了,就要把手機給孩子,對孩子的行為提出要求。
當然,有的時候,可能這種要求并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的問題,家長要在這些問題中,選擇自己的界限,給孩子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控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方面,家長們要提出一些建議。
比如說,之前有一位家長,因為孩子玩手機的問題,發(fā)生了非常嚴重的沖突。
他的孩子,在考試結束之后,突然不想上學了。
家長在家里想了各種辦法,想各種辦法給孩子定目標,比如說,考前突擊,要求孩子每次考試都要在90分以上,必須考到100分以上。
孩子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拼命學習,而且經(jīng)常在自己的考試成績出來之后,又給自己制定了一個非常詳細的目標。
結果每次測試成績出來之后,家長就會不斷地給孩子解讀,考試的目標是什么,在這個過程中,就會不斷地被外界因素所干擾。
而且,他們很容易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來決定學習的時間,看到什么就記什么。
結果就是,他們在考試之后,依舊會被外界的假象所迷惑,保持著自己已經(jīng)完成的任務。
孩子的感受也不像成年人那樣更加明顯。
如果他們對于所學的知識內(nèi)容是不理解的,或者是有條件反射式的,那么他們就會由于各種原因不愿意學習。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幫助他們重新掌握知識,而且把學習的重點放在課本上。
因為教材是每個學生都要學習的,而課本知識點都是由基礎知識,概念,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等組成部分。
如果孩子把所有的知識點都學懂了,那么他們就會有成就感,就會喜歡學習了。
最后,幫助孩子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家長會把所有的原因歸結于孩子不努力,不夠聰明。
其實,對于這種情況,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研究學習方法,給予孩子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