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孩子患有焦慮癥父母應該怎么做?
作者:呼呼小蝸牛 來源:嘉錦微信號
最近有朋友跟我抱怨說自己孩子特別難帶,幾乎每次出門都要先把自己鎖在房間里,每天晚上都要睡兩三個小時才會被叫醒,而且孩子每天都要瘋跑一場,無論是晚上休息還是早上上學,都很疲憊。但孩子還是這樣,這讓她很是發愁。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現在已經高二了,每天早晨從學校回來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孩子的身體一直不舒服,頭發沒時間梳,不洗頭發不梳,時間都浪費了,睡眠真是越來越不好了。本來想著要是能早點去醫院,睡得安穩些就好了,結果事與愿違,到最后孩子的學習成績下滑嚴重,情緒越來越差,在班級里越來越沉默,后來甚至產生了休學的念頭。
如果你家孩子也是這樣,快要讓他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
了。
孩子在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后,癥狀已經逐漸緩解,但學習效率低下,反應慢,花錢也沒有效果。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是這樣的情況,請不要對孩子有任何要求,更不要苛刻孩子,給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間,允許孩子慢慢成長,不拔苗助長。
如果孩子的癥狀還不太嚴重,比如已經影響到學習、睡眠和生活,就帶孩子去醫院,讓專業醫生幫忙一起做一些心理治療。
不要讓孩子和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生病了,而不知道他們生病的原因。
他們最需要的是愛和支持,而不是心理治療。
2、改變自己的認知,理解孩子的患病根源
現代社會,壓力很大,很多人都是單位里的領導,大家對于領導的期望值也很高,特別是職業的崗位,會被領導評價為領導者,在家里會被同事、同事評價為領導者。
同事們會對自己要求很高,所以一旦晉升的崗位、出色的表現、薪資待遇都符合領導的預期,會讓同事們感到非常的自豪,進而也會有積極的情緒。
可是如果領導對自己要求高,那么他們對自己也會很苛刻,而同事們也很“玻璃心”。
所以,我們會對孩子有很多的要求,孩子的表現也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壓力,這樣的結果就會導致我們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我們卻忽視了這種能力的培養。
現在的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那么好,自然會把這種好的標準,來培養孩子,
而這種好的標準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的。
他們在自己的觀念里認為孩子必須要按照大人的思想來發展,
可是孩子的想法并不是這樣的,
甚至在父母的思想意識里,會覺得孩子就是應該跟父母對著干。
如果孩子有自己的主見,就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思想,
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母會逐漸的發現自己有很多的變化,父母對于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的改變,包括自己的意愿,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
父母并不會覺得孩子不聽話,
他們在意的不是自己想要什么,而是孩子懂事的時候自己會覺得這個時候自己的想法幼稚的時候,父母并不會去反對,反而會給予鼓勵,
這樣就會讓孩子更加的愿意跟父母溝通,
孩子也會更加的愿意跟父母交流。
第二,孩子喜歡的人很重要
父母要了解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歡跟這個人在一起,
而不是想要告訴孩子這樣的一個事實,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當中會出現這樣的一個過程,
每一個小孩子都是不同的,
他在跟別人交往的時候也會出現不同的情況,
他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比如跟別人發生矛盾的時候,
不知道該如何跟別人溝通,
當孩子跟自己發生了矛盾的時候,
家長一定要正確的去引導,
而不是去責怪孩子,
而是要學會去理解孩子,
去和孩子溝通。
第三,父母要在成長過程當中尊重孩子
孩子在長大的過程當中會有自己的思想,
在這個過程當中,父母對于孩子的引導也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應該在這個過程當中去理解孩子,
孩子們就會感受到父母對于他們的尊重,
他們也會尊重自己的父母,
而不是一味的只看到父母的存在,
在父母面前失去了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