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自己的焦慮轉(zhuǎn)嫁給孩子身上,每個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影響到孩子。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經(jīng)做過一份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中國,因為父母過分關(guān)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引發(fā)孩子心理壓力。有超過一半的人表示,因為學習成績而導致的無助感和挫折感較多,其中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的焦慮感也比較突出。
在我國,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xiàn)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tài)度的僅有21%。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個數(shù)據(jù)說明什么?怎么說呢?
今天給大家搜集了一組數(shù)據(jù),看一下你在孩子的學習中是否用了正確的方法!
1、 對孩子的學習行為進行及時、正面的反饋,不挑剔孩子,不提要求
我們總是覺得孩子有問題,不斷地在教育孩子,但是你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你的每一次反饋,其實都是在給孩子增加信任感,孩子有了問題之后,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不是怎么解決,而是怎么去補救。
孩子沒考好,有些家長就會一味地指責,不斷地給孩子提要求,不斷地去責備,不斷地嘮叨孩子,甚至還要威脅孩子,“不好好讀書,就別想有出息”。
這些話不僅會給孩子增加壓力,也會讓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從而變得自暴自棄。
其實家長的每一次失望,都會給孩子傳遞給孩子非常消極的信息,
也會導致孩子產(chǎn)生一種自我否定的心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得不到支持。
這樣的孩子,即使遇到挫折,也會產(chǎn)生一種“我什么也做不成”的心理。
長此以往,孩子還會出現(xiàn)“我啥也做不成,反正我什么也做不好”的心理,變得自暴自棄,沒有自信心,自卑怯懦,還可能會出現(xiàn)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不愿意接受批評
很多父母一批評孩子就開始頂嘴,讓他們“長教訓”教育,可是孩子不但聽不進去,還會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還可能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
如果和孩子意見不同,
還可以委婉地委婉地委婉地告訴孩子,希望他們不要頂嘴。
教育孩子,真的要講究方法,有時候用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這套方式,一共8冊書只需9.9元
,平均下來一本不到3元錢
,不到一杯奶茶的錢,卻能讓孩子受益終生,所以要反復學,孩子從0歲開始就要多跟孩子接觸、多溝通
,這樣才可以讓他們更加健康地成長。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樣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