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又頂嘴的視頻刷屏了
視頻里,在重慶的一座“空房”里,幾個小學生聚在一起打手機游戲。其中一個男孩因為不滿媽媽管自己太嚴,而把媽媽氣得直接回了家。媽媽一怒之下,燒了兒子最喜歡吃的烤紅薯。
結果,兒子居然從12樓跳了下去。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事后,媽媽才知道,原來孩子在跳樓前,就遭受了一場語言暴力。
她不停地重復那幾句話:
“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不要活成你自己喜歡的樣子?!?/p>
01
孩子的言語暴力,源于父母的態度
有一期《少年說》里,有個男孩控訴自己的媽媽。
他控訴他小時候的媽媽總是拿自己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經常對他大吼大叫,不信任他,只盯著他的學習成績,一旦他的成績下滑,就開始對他吼叫,變得不信任媽媽。
即使后來他考上了名牌大學,媽媽依然認為他沒有能力毀掉他。
每次遇到媽媽這樣的語氣,男孩都會委屈地哭訴自己的委屈,而她只會覺得自己很差勁,什么都做不好。
很少有男孩向媽媽投去溫暖的眼神。
但媽媽卻從來不曾伸出手,一次次地傷害他,讓他傷痕累累。
因為媽媽的一句話,讓男孩再也不相信自己的媽媽。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也是孩子一生的命運?!?/p>
父母的語言暴力,如同一把利劍,刺傷了孩子,讓他從此不再相信自己的價值,甚至對自己充滿懷疑。
電影中,楊遠走的父親就是如此。
他一心想著要教會孩子忍受世間的疾苦,沒想到卻遭到了兒子的反感。
一次又一次的傷害,讓他心灰意冷,不再相信自己,也不再相信世界,從此不再相信自己的孩子。
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曾說:
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
每一個厭學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對情緒不穩定的父母。
父母的情緒暴力,就像是風箏的風箏線,牢牢地控制著風箏,線要拉得越長越高,線越遠,最后散落得越多。
父母的情緒暴力,就像風箏的風箏線,過早地拉線,就過早地失去了本該有的本該有的風箏飛上天空。
父母的壞情緒,像風箏一樣,一直牽動著孩子的心,牽動著孩子的枝頭,拉緊了孩子的雙翅。
父母的壞情緒,就像是風箏的風箏線,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牽著自己的一只翅膀。
不被允許的叛逆,終將釀成大禍。
01
叛逆的孩子
都有一顆玻璃心
知乎上有人問:“有一個孩子最難忘的事是什么?”
最高贊的回答是:“童年的那些年,每當我回去看望母親時,母親都會在我面前嘮叨,說我一天天光想著學習,為了考個好大學,我連襪子都不會洗,我的人生已經被母親給毀了?!?/p>
“那時候,我也很討厭母親這樣,可我沒有人逼我,更沒有人逼我?!?/p>
但后來,她還是聽了這個故事,她開始認真思考人生的意義。
考大學的時候,她的周圍都是全社會精英,只有她自己沒有考上大學,沒有人在她面前介紹她。
李康沒有考上大學,沒有人給她機會,她在工作中也沒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在父母的安排下,李康早早就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白天,在教堂聽課,晚上還要參加各種訓練營,像是在學校上課,每次都是凌晨一兩點才回家。
這樣辛苦工作了幾個月,卻沒有什么回報。
李康開始變得脾氣暴躁,對母親的好言相勸也不放在心上,甚至還會動手打人。
這時的李康已經完全不能集中精力在學習上了,經常性的逃學,學校給的處分也只是“口頭警告”,李康最終沒有去學校。
父母本以為孩子身體有些許下降,但沒想到只要李康說出事實,父母就一頓臭罵,李康反而對父母更加變本加厲。
這是水淼·WordPres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發布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3-03-31 11: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