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孩子不聽話老師打他了怎么辦,孩子不愿意做作業父母打他了怎么辦,孩子玩手機游戲一有時間就會拿他跟前去看他,感覺孩子這么聽話,可是學習成績又很差,我都不知道怎么辦了。
還有一位家長說,孩子學習比較好,他的媽媽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打乒乓球,一直打到孩子大學畢業,媽媽的電話一直打到孩子考上大學。
爸爸媽媽說了,孩子打乒乓球經常熬夜,有時睡起來還要打到一兩點,他覺得自己這樣下去不行,就勸我的老公,打到凌晨一兩點也有作用,就是不怎么打。但是,他認為打乒乓球是能鍛煉孩子身體,而且能鍛煉孩子的大腦,他希望孩子每天晚上九點鐘睡覺,一個晚上只睡五六個小時。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位家長說,為了讓孩子學習成績上去,他把孩子以前很愛玩的球技課停了,把他的足球特長課停了,周末在家里練習。
但是,即便如此,孩子還是沒能在班級里待上太久,而且還是班級里的“刺頭”。
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個帖子,特別值得父母們借鑒。
“家有男孩,千萬不要讓他輸在起跑線上”
“寶寶三年級,識字量少,視力出現問題。幼兒園里哭鬧打滾的孩子,天天都是家長報早教班,我也不想花了,可是為什么我要把他推下去呢?”
“我不明白,就覺得他是十惡不赦,怎么教都沒有用?!?/p>
作為家長的我們,最應該做的,是觀察孩子的興趣,并且讓他為自己的興趣而努力。
孩子的未來怎么走,關鍵看他的興趣
有人說,教育最重要的是看孩子的興趣,并且讓孩子有一個有興趣的人,這樣才是最好的教育。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和老師溝通都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而讓家長把孩子送到補課班,不允許孩子接觸任何其他的新鮮事物。
這種方式其實是非常錯誤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在學習之外產生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要在別人面前證明自己。
要不然,家長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找到一個能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的目的是“糾正孩子的行為”,而家長的目的是“助教”。
2、以身作則,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
很多家長在聽到老師的表揚時,第一反應就是“孩子表現好了”,這也是不正確的一個說法。因為很多時候,家長在批評孩子時,其實并不是在向孩子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而是在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去抱怨老師。
這不僅不會讓孩子更加的努力,還會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抱有懷疑。
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改掉自己的壞習慣,才能讓孩子信服自己,也能從心底里理解自己。
3、讓孩子敢于質疑老師
真正優秀的老師,一定是具備權威的。所以,如果我們的孩子比較的差,就要去問老師為什么能讓孩子敢于質疑,為什么能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
同時,家長要去發現老師的優點,對孩子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引導。
和老師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式,因為溝通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互相理解,當然,老師也不可能給孩子一對一的獎勵。
因此,家長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人,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認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4、和老師積極溝通
很多時候,家長會覺得老師對孩子的態度不好,是老師做法不對,但其實老師也有自己的情緒,也會和家長溝通,只是因為溝通方式不對,才會出現問題。
所以,家長一定要在溝通時,保持好情緒,理解老師,并真誠的表達自己的看法。
在溝通的時候,多考慮老師的感受,而不是總是只是想著自己的問題。
就像上面這位媽媽,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自己也會忍不住情緒失控,也會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