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焦慮抑郁念什么經
病例1
:“我一天都不敢起床,害怕出門,精神狀態差,心悸,精力不足,有時昏昏沉沉地睡了,白天睜著眼就睡了,卻害怕有一天我會死在這個世界上。”一個15歲男孩對記者說。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學校一天一共8節課,我都會躺在桌子上8節課,回家之后就躺在床上,有的時候哭,有的時候不哭,然后一躺躺5個小時,接著開始聽課和做作業。”“我真的好痛苦,一天好像8節課,吃飯睡覺都很少,學習成績下降,老師家長都開始討厭我。”“班主任老師會經常批評我,有時候還批評我,他爸爸就直接把我送到學校,他不在家,我就開始天天打游戲,有時候還把衣服都扔了。”“我都不知道為什么我到學校了,我真的好痛苦,我想退學,不上學了,這樣對不起任何人。”
“不上學你后悔怎么辦?”“當初不上學你打算干什么?”“你打算以后怎么辦?”“我想去打工,你覺得你有什么好后悔的?”“初中畢業以后就不用學了,你打算怎么養活自己?”“覺得自己怎么養活自己?”“在學校還能做什么?”……”
家長們有沒有想過這種“提問法”能讓孩子怎么回答?
答案是:
比如,他讓你讀書,你想聽嗎?能讓你選嗎?不聽還有理由?
孩子問:“就沒有理由!”
“那還有理由!”
“那還有理由!”
……………………………………………………………………………………………………………
好像是這個樣子的,雖然離這個差別很大,但是孩子說這個老師很幽默,很有趣,很搞笑,也很有深度。
這是我昨天晚上找到的老婆問我的時候的想法。老婆說她真的想,不想在這個老師面前受這樣的偏見,但是她就是控制不住。
而我想,可能是孩子想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
她感覺到自己是被逼著去上這個班,是有壓力的。
所以,她就更加厭惡學習。
這是第一個原因:父母只看重結果。
因為父母只是在乎結果,所以父母很容易把自己的期待強加在孩子身上,特別是那些成績不如別人的孩子。
只要他們不高興,父母就覺得他們不愛學習,不努力。
只要他們考第一,父母就會要求他們考第一。
如果孩子沒考好,父母就會特別嚴肅地批評他們:“你看看你,考倒數第一名,有什么用?你以后還想上學嗎?”
這樣一來,壓力驟然變大,他們就有可能不學了。
所以,父母一定要降低期望值,孩子才有可能真正愿意努力學習。
2、與孩子一起分析原因,鼓勵孩子
面對成績差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鼓勵。
期末考試沒考好,孩子心里也很難過,但父母的做法恰恰破壞了孩子的自信心。
他們會覺得自己沒有用,父母的肯定是沒有的,他們不相信父母的愛,他們懷疑父母的愛,懷疑父母的愛,懷疑一切,在這種不安的心理狀態下,成績不但很難提高,還會下滑。
這時,父母應該放下對孩子的高期望,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對癥下藥,幫助孩子樹立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是可以的,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好。
同時,父母也可以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父母的情緒可以影響到孩子。
如果父母對孩子表示理解和接納,對孩子的批評也能予以肯定,那么孩子也會越來越信任父母,就會把父母當成一個傾訴對象,父母的批評也能被孩子解讀為對自己的關愛。
有了父母的信任,孩子更有勇氣邁向對未來的人生。
正如魯道夫所說:“你的孩子,比你更需要你。”
在父母的信任里,孩子會擁有強大的安全感,從而擁有足夠的底氣,去面對人生中的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