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不聽話不能去軍訓,不給我手機,怎么了解孩子,知道孩子在學校有沒有被老師批評?有的家長可能會說:老師,我自己的孩子不聽話,難道是我孩子沒有優點嗎?我沒有嗎?孩子完全是被欺負慣的,家長知道孩子沒大沒小的,還是孩子自己的問題?家長不能自己去做決定,但是又希望孩子可以聽話,這樣的家長是很難去改變的。
你能想象嗎?
他們應該是每個孩子心中的寶,哪個家長沒有把孩子當做自己的心肝寶貝,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長大。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他們是孩子,是孩子,可家長們總是希望孩子可以很乖,不要闖禍,不要有情緒。可家長也會說,“我是大人,你是小孩,你是小孩,你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和我商量,但你這樣想那不對,怎么能夠讓我聽你的呢?”
所以,你也不能要求孩子完全聽你的,你需要先學會聽孩子的意見。
2、 不要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
我們中國人都喜歡做主,有時候我們覺得我們做的是“為他好”,他不一定會感激我們。他自己做的事,可以和我們說,我們再提供意見。
比如孩子幫我們盛飯,我們可以說:“你真棒,真不錯,謝謝你幫忙把飯盛飯!”
而不是說:“我覺得你應該感謝你幫媽媽端飯,這樣你也可以學會幫媽媽分擔一些家務。”
3、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
不管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孩子的秘密都是心聲。他不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小秘密,所以父母要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如果有,就讓孩子多和自己的好朋友溝通交流。
平時和孩子待在一起,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也可以把自己的經歷和心里話和閨蜜說,閨蜜和孩子的小秘密就像閨蜜一樣,互相分享,互相鼓勵。
4、 多和孩子溝通
和孩子的溝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容易爭吵,甚至動手,但是如果家長能把孩子當成朋友,和孩子一起聊天,知道孩子的內心想法,并且給予支持的話,孩子是愿意聊天的,親子關系也會更好。所以父母可以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哪怕只是簡單的嘗試,或者是過段時間看看書,孩子會更加信任父母。
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父母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才能培養出有主見的孩子,讓孩子變得獨立,有自己的想法,這樣的話孩子會變得更加自信。
孩子的叛逆期,其實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父母的一個成長過程,而父母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地成熟起來,經歷了成長的過程,所以父母和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雙方應該是平等的,彼此之間有交流,而不是命令式的,這對于孩子的發展是有利的,而且對于家長也是有利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孩子教育好,孩子能不能成才,決定于父母,所以當父母有了正確的教育方法之后,孩子就不會出現叛逆期,那么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