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進入抗疫第三個年頭,全國各地再次爆發了大大小小的疫情。
張文宏醫生說:我們要有一個與奧密克戎作戰的大拼圖,拼圖里面有我們老百姓和整個社會在疫情下的基本需求。
這些“基本需求”中,既包含了身體健康、生活保障,也包括情緒和心理健康。在網絡上,在身邊,我們看到了很多因為疫情而持續情緒低落甚至崩潰的同胞們。
但是更容易被忽略的,卻是孩子們的心理健康。
作為心理人,我們希望可以補齊“青少年心理健康”這塊拼圖。
魚和海教育啟動疫期「公益心理援助」計劃,為青少年提供免費的心理援助服務。 包括公益熱線、公益直播、專題文章等,以多樣的形式,提供給需要幫助的人們。
抗疫是一場攻堅戰,需要我們全社會共同努力,每個人盡自己的責任。團結協作、咬緊牙關,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
讓心理人做同胞的心理支柱,用溫暖和治愈陪伴大家度過難關,取得勝利。

免費、專業且系統的公益心理援助熱線
此次「青少年心理援助」計劃,開通了在線心理傾訴系統,免費提供在線心理服務。
我們通過嚴格的資質篩選,甄選出一批優質咨詢師和傾聽師,提供以危機干預、情緒疏導為主的免費、專業且系統的心理援助。
服務對象:
家里有7-18歲孩子的
抗疫一線工作人員、醫護人員、志愿者及其家屬
受疫情困擾的人民群眾及其家屬
服務時間:
每日開放時段:9:00 ~ 20:00(其余時間有傾聽師在線也可正常傾訴)
持續時間:
2022年4月8日至2022年5月31日
后續階段:
將根據疫情情況做相應調整
傾聽熱線:
400-1185-985
有一件事,需要我們一起來完成
本專線為魚和海公益心理援助熱線,是針對疫期開設的青少年心理服務,僅提供給疫情期間,因孩子問題有情緒困擾需要傾訴的朋友。
如果您的困擾,與疫情或者與孩子無關,不妨嘗試其他渠道,將公益資源留給需要的朋友。
如果你有其它需要幫助的地方,可以在后臺留言區留下你的位置及需要求助的問題,如果緊急的話留下聯系方式。
我們有不少關注者,這其中,或許就有能夠幫你解決問題,或互通有無的人。我們會努力讓求助信息被更多人看到,被多看到一眼,就多一絲希望。
如果你對親子關系和原生家庭有困擾、有煩惱,那么歡迎你來魚和海教育咨詢。
我們致力于幫助家長做自我成長,提升教育引領力,解決孩子的成長問題。
從大量的臨床咨詢和個案訪談中,我們提煉了可以廣泛應用的解決辦法,并充分考量每個家庭,每個孩子的特殊性,量身定制獨家解決方案。
“我知道要接納孩子,但很多時候就是沒法理解、沒法認同。”
“我知道要管理情緒,但很多時候就是控制不住要發脾氣。”
“我知道要放手讓孩子成長,但很多時候就是不放心。”
……
“知道”和“做到”是兩碼事,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看了很多育兒書、上了許多家庭教育的課,“道理都懂,但怎么都做不到”,事到臨頭又會回到原來的模式,剎不住車。
這并不少見,因為“知道”真不代表能“做到”,這其中需要不斷地學習、實踐、復盤、調整。
“魚和海教育”就是這樣一個“知行合一”的地方,專家全程在線按規劃,分階段做指導,幫助家長們在“知道”和“做到”之間架設一座橋。
魚和海教育,我們希望給到每位家長長遠的進步和成長。同時我們又高度聚焦家庭教育,所以對家長的幫助與一般的心理工作室有所不同:
不是泛泛地談原生家庭,而是將家長過去的經歷與當下的育兒難題勾連起來,看看親子教育中的很多問題之所以一直得不到解決,到底卡在了哪里。
魚和海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認為,“解決孩子的問題,先要解決家長自身的問題”。我們不能把今天的問題全部甩鍋給原生家庭,但可能我們還是有必要幫助家長把心頭那些死死的心結解一解,至少是松一松。
當家長能夠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情緒來源,看見自己的憂慮和恐懼,弄清楚我們過去的經歷如何影響現在的我們,便能生出新的視角,去重新看待當下的問題,才更有可能避免把我們的問題傳給我們的孩子。
我們一直相信,孩子的改變是來源于家長的正確引導,我們不斷成長,一定能給孩子帶來最大的正面效應。
— END —
本文作者|王羽則
魚和海公益 負責人|席不果
出品|魚和海家庭教育研究中心
魚和海教育,是一家專注于青少年心理咨詢的機構。
我們面向家長,解決青少年:厭學、親子關系、沉迷電子產品、情緒困擾、早戀叛逆、言行偏激等問題。
7年來,魚和海教育先后為35000多家庭提供高品質服務。獨家研發的“同心圓·家庭教育生態系統”,目前已經升級至第六代;基于“同心圓”的“581雙系統動態調節法”,得到大量家長的高度好評。
【魚和海教育】
每年只服務3000個家庭。